第三十七章喜讯

大明世祖 飞天缆车 2194 字 7个月前

当然,按察使、学正等,都是一个。

由于治民手段高明,再加上进士出身,所以得到吏部的看好,直接入京为官。

“我现在倒是不后悔了。”

黄宗羲与顾炎武坐下。荚

他神情复杂道:“如今,我终于赶能看到郑森的背影了。”

顾炎武莞尔而笑。

吃尽了苦头,黄宗羲才回到北京。

但是,却发现,早在他两个月前,郑森这家伙,就已经担任兵部侍郎了。

黄宗羲得知时,差点背过气去。

但没办法,郑森的勋贵出身,再加上其受皇帝宠幸,得以出使琉球群岛,从而为大明多了一个琉球府。

这般功勋,让他的底蕴愈发的雄厚。荚

知府,分守道,按察使,兵部侍郎,一步一个脚印,稳步向前。

“对了,听说锦国公快要拿下布哈拉?”

“应当没错。”黄宗羲点头:“我在离开安西的时候,锦国公就开始动兵了,他那功勋无双,布哈拉不值一提。”

言罢,两人互诉这些年来的事情,倒是越聊越热闹。

“《前明史》已修成。”顾炎武郑重道:“料想内阁也无刁难,这场数载的劳累。我可与你相差无几。”

“顾兄相为官否?”黄宗羲先是一惊,然后迫不及待地问道:“以史官的资历,几年就能赶上我了。”

“我?不行了。”荚

顾炎武摇头苦笑:“如今我习惯了教书育人,讲述圣人之学,议前明亡国之教训,不想再踏入官场了。”

很显然,如今这般闲适的生活,让他冷却了为官的心思。

黄宗羲还要再劝,但顾炎武却直接道:“就算是某愿意,但这般年岁,怕是做不了几年了。”

六十致仕,这是官场明规则。

但潜规则是,四品以下的官吏,五十岁左右就要求其致仕了。

年纪那么大,学习能力就弱,等观政结束,怕不是直接嗝屁了。

甚至在会试中,年岁超过四十的考生,除非文章非常出色,分数高,不然的话就是直接罢黜。荚

虽然略显残忍,但对于官场来说却是一件好事。

而致仕对于八部堂官,内阁阁老们来说,等若于无。

一般情况下,皇帝必然是要留用的,他们还能干几年。

臣子这玩意,新不如旧,信任这玩意儿可不好培养。

等到天擦黑时,一辆马车停靠在宅门外。

随后,王夫之那张留有疤痕的脸,就印入两人眼帘。

现年四十五岁的王夫之,精力旺盛,见到黄、顾二人,更是哈哈一笑:荚

“顾兄,听说《前明史》编写成了?你倒是能免除一桩心事了。”

顾炎武直接道:“没错,你消息倒是灵通的很。”

随后,他又道:“黄兄,王而农如今担任大理寺左少卿,比你却只晚了一步。”

大理寺少卿,正四品。

而且大理寺与刑部,都察院并列为三司,重要性远大于太仆寺。

脸上有个救父的疤,真实太重要了。

这一刻,黄宗羲羡慕的满肚子泉水。荚

合着他这一趟安西十年,约等于没跑。

“大理寺审不完的案子,准备过来瞅瞅。”王夫之一屁股坐下,道:“没想到黄兄归来,倒是幸事。”

“幸亏跑去一趟,不然还要被你们那个人甩在屁股后面。”黄宗羲百味杂陈。

“回来就好,到时候咱们兄弟几个能一起玩乐,倒是最好的了。”

王夫之高兴道。

此时的,玉泉山庄。

奔袭数千里的信使,终于将西北的捷报给送到了。荚

“布哈拉汗国,完了。”

朱谊一摊开纸,观阅一番,就是大笑。

布哈拉那位置,虽然他不知道未来属于中亚那个国家,但却明白,那里是亚洲的十字路口。

向北是哈萨克,东是安西,南是波斯和莫卧儿王朝,西边则是黑海。

辽国要是钉住,无论是向哪里用兵,将来都是极其方便的。

“拟旨,赐李定国兼含山子,晋贾代化为滁州伯……”

三四个伯爵封出去后,皇帝就思量片刻,再道:“封贾代化为辽国相,镇守河中。”荚

()

1秒记住网:。手机版阅读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