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对香港武侠片的一种改良和开拓,丰富了武侠片的类型。
“说模仿有点过了,我觉得算是借鉴吧,在这个行业借鉴是正常现象,比如我拍了贺岁片,大家都去拍贺岁片,不能说他们是模仿我,我提供了一个思路,他们借鉴了这个思路,就是这么回事儿。”冯小刚回应道,“《英雄》有自己的特色,是一个东方的武侠故事,我希望大家伙把注意力放在电影上。”
第三个方面的争论是这是姜文的电影还是冯小刚的电影。
两人都是国内娱乐圈的著名导演,一个醉心文艺片,一个擅长商业片,这次的强强联手带给观众不小的期待。
观众分成两派,一派支持姜文,一派力挺冯小刚。
这种争论意思不大,电影是两人共同努力的成果,可大家的兴致颇高,总想着说服对方,好梦公司在背后推波助澜。
这是一个不错的宣传噱头,宣传分为广度和深度,广度是指采用各种方式闹得人尽皆知,范围广。
但光有广度不行,即便人尽皆知,也不能保证大家都去看《英雄》这部电影,如果宣传的方式不恰当,还可能引起民众的厌恶情绪。
深度是指深入人心。
大家知道有这么个事情是浅层次的宣传,对这件事情上心,觉得应该参与一下,这是深层次的宣传,或者说是制造潮流。
电影宣传不再是贴一张海报那么简单的工作了,而是一项技术活,不仅要结交各大媒体,还要熟悉群众的心理。
就像冯小刚和姜文的争论,就是在制造话题。
类似的宣传报道有很多,比如姜文、陈道明和王志文在片场抢戏,真真假假,主要是为了吸引大众的关注。
“没有抢戏的说法,你告诉我戏怎么抢?作为一名演员,做好自己的功课,认真表演,谁也抢不走你的戏,大家在表演方式上或许存在不同意见,好好商量就完了,谁的表演效果更好就按谁说的办,就是这么简单。”陈道明如此说道。
《英雄》中演员的演技得到观众的认可,姜文和陈道明的对手戏尤为精彩。
他们身上都有种霸气,陈道明是外放的王霸之气,姜文的霸气里带着一点痞,有种天不怕地不怕的无赖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