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8页

“这样吧,咱们各写各的,写出两个本子来,然后给郑教授看看,谁的本子通过了,拿到了拍摄资金咱们就拍哪一个。”林晓玲建议道。

“这样也好,双保险,省得落空。”贾章柯同意道。

这种分歧属于创作上的分歧,在电影学院很常见,并不会影响彼此的友谊。

林晓玲拿着素材回到宿舍,开始写自己的剧本,思考着怎么样推进情节,对话要符合角色的身份,这是她第一次进行真正意义上的创作,格外的认真。

经过一番思考,她在稿纸上写下了剧本的名字,《咱们俩》。

贾章柯以一个外地人的思维想象着如何展开故事,如何来写一个外地人在京城的生活,他感觉到和这座城市的格格不入。

特别是在冬天的时候,一个人在宿舍里望着窗外的雪花,这种感觉尤为强烈。

贾章柯的脑海里渐渐有了一些影像,在岁末的京城,一个失业的农民工行走在寒冷的街道上,看着这座繁华的大都市,带着茫然和无助。

他不知道是该继续留在这里,还是回到自己熟悉的家乡。

在他眼里,这座城市是如此的冷漠,周围的人是如此的冷漠,社会在发展,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却越来越冷漠。

贾章柯决定了,他想拍的就是这个故事。

第二百七十二章 科技改变电影

贾章柯给他要写的剧本起名叫《小山回家》。

整个故事并不复杂,快到春节了,民工王小山厌倦了在京城的厨师工作,故意制造麻烦被老板给开除了,自由之后,他想找个同乡一起返回老家。

为此,他在京城里穿梭着,寻找身份不同的老乡,包括建筑工、票贩子、服务员、大学生和发廊的小姐等等。

通过王小山的不断寻找,把外地人在大都市的生活真实的展现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