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了杨辉推心置腹之谈,石屏也叹了一口气,对杨辉这“乌鸦嘴”,石屏早就有所体会,若是杨辉都这样说,恐怕八九不离十了。
“谁说不是啊,我们也比较担心这点,但和苏联合作真的有可能?虽然现在戈尔巴乔夫上台,对我国的外交政策比起前几年要好上太多,但在航空制造业合作是不是步子太大?”
步子大吗?杨辉倒是不觉得,实际从1982年10月起,负责与苏方谈判的中方工作人员就跟随钱棋琛副外长在北京、莫斯科两地穿梭。在这个时候苏联就主张通过增加相互往来、合作等办法改善两国关系。
只要苏联愿意,杨辉不认为国内会阻止,毕竟这也算是破冰之旅,而且在86年也就是今年夏天,戈尔巴乔夫的海参崴讲话之后,阻力会更小。
现在也不好透露太多,杨辉只能模糊处理:“我不是说过了吗?一切还需要看天时,说不定苏联的温和派戈尔巴乔夫今年就能整出些有利于两国关系更加转暖的消息呢?我们尾旋试验也不是太急,甚至等到明年也不是不行,慢慢来就好。”
若是等到87年,杨辉对这是就会更加有把握,上个位面中87年二月,中苏甚至进入了边界勘探的程度……
第319章 爆发的订单
洪都事了之后,前前后后都是些鸡毛蒜皮的小事,科研进度按计划前进。和诺斯罗普合作的大边条翼研制技术验证机、新中推的核心机预研全面展开,歼教7a也装上了来自黎明厂生产的第一台发动机,地面滑跑试验不断推进。
时间进度拉到四月底,基地的生产任务却迎来了一次高峰,不仅仅是歼教七的生产任务重,就是航模的生产都已经全面转产f14,来自美国的订单如雪花一般飞来。
这里面的原因就在于美国军队支持下拍摄的征兵宣传大电影《壮志凌云》将会在五月十六日上映,光是前期的预热就在美国掀起了阵阵狂潮,电影周边产品肯定也不能那下。而在这雪花般的航模订单中,最大的一笔订单的主顾却是让杨辉笑的合不拢嘴。
负责航模业务的杨月更是从未见过单笔就如此之大的订单:“这可是来自美国海军征兵宣传单位的订单啊,共计一百架f14航模,这美国人也是挺有意思,放着正牌f14不要,跑来订购我们的模型,这钱真是多的没处花。”
听到这感慨,杨辉倒是没有任何惊讶,以美国军队的财大气粗,现在购买点f14航模用于助力宣传好像也没什么大不了,美国为了宣传需要拍摄了《壮志凌云》,那上亿美元的投资都出去了,现在这几百万美元的资金用于后续的宣传也就是小菜一叠。
美帝海军拿到了这航模特定是要用来和美国民众亲密互动,搞不好是直接把飞机在公众日交给民众飞着玩,美其名曰“军民鱼水……”
“这有什么奇怪的,好好抓住机会,在这次的f14上狠狠的捞一把,六万美元的价格恐怕也就是最后一次了。我们正在销售的狂风、歼教七a航模,已经被后来者把价格拉到了两万美元左右,以后就是平稳利润期,我们这次也仅仅是在f14上面占了先手。”
杨辉的消息来源相当准确,欧洲那些原本制造螺旋桨航模的厂家已经在喷气式航模技术上追了上来,价格已经被拉到了一个比较正常的价格,杨辉甚至考虑基地以后在航模上的重心准备转移。
看了生产线上唯一生产着的f14航模,良久的思考,觉得时候是将无人机的研制提上日程了。下定决心之后,带着航模队伍转身离开车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