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9页

又加上大明寺僧人,平时坐船在东海之上,常与身在东瀛倭国的鉴真大宗师传递书信来往。

便在战船行驶到东海海域之后,便以飞鸽传书,先是将书信传递到了海上各岛屿上倭国建立的书信来往驿站,最后书信快速地传递到了高僧鉴真的手中。

鉴真东渡传戒!

东瀛佛界和倭国皇室,闻听大唐扬州大明寺的大德高僧鉴真大禅师,佛法无边,便委派东瀛僧人荣睿、普照二僧前往大唐天朝。遂倭国遣唐使奏请大唐帝王,邀请大唐大明寺大德高僧“鉴真”东渡传戒。

当时唐皇听闻此事,也是出于政治外交,和为了显示天朝上国威仪四海的形象,便很是重视此事。

所以才有了后来鉴真东渡传戒之事。

而大唐的平阳郡公薛丁山,也在数年前,便随着高僧鉴真一起,第六次远洋来到了东瀛倭国。

第六次远洋,因为有薛丁山老郡公护送,所以一路航行顺利,才得以东渡成功。

平京城,唐招提寺!

孝谦天皇的銮驾,停在唐招提寺的寺庙门口。

“看来这就是孝谦天皇,退位之后受戒的住所了。”杨邪望着眼前的唐招提寺,发现寺庙的建筑风格,同大唐的建筑风格,一般无二。

可见东瀛倭国人,受到唐文化的影响很深。

孝谦天皇和杨玉环从銮驾上下来之后,便一同步入了寺庙中。

杨邪跟随着步入招提寺,发现寺庙的建筑规模很大。

寺庙中,庭院幽静,殿宇重重,有金堂、讲堂、御影堂、戒坛、鼓楼和礼堂等主要建筑。

“公子,孝谦天皇有请!”李白上前,对着独自游览招提寺的公子传话道。

“嗯,那个东瀛倭国的女皇,找我何事?”杨邪对着李白问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