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却并没有说,在当初欧何自嘲说“乞讨的钱比稿费还高”时,她就觉得这个长相打扮和“犀利哥”神似的自称流浪作家的大叔,很有趣。
林清诺听到安忆提到《时光如乞丐在流浪》这本书,神情却变得有些忿忿,她想到了一件让她心情不爽的事情,便对安忆说道:“明明这本书中令人印象最深刻的女角色,也就是那位女画家,应该就是小安你这样真正才华横溢的实力画家。但我没想到的是,竟然还有一些其他女画家,主动跳出来,大言不惭地说自己就是书中角色的原型!”
安忆愣了一下,虽然她自己对是不是书中的原型并不在意,但她却也可以推测出,欧何书中的那个角色,起码有五成的素材取自于她身上,还有五成的素材,自然来源于他的旧爱。“画家”作为那个女角色的职业,其素材肯定来源于她。
“她们为什么要跳出来承认呢?”安忆很好奇地问道。
“当然是为了名气、为了炒作!安忆你可能对文坛并不熟悉,但我必须告诉你。欧何的这部书已经不仅仅在文坛名声大噪,连销量都非常逆天,几乎他所有的读者,都为书中的那位‘女画家’所倾倒!虽然各种评论家对这部书各种各样的解读都有,但欧何的一句话,却让那些解读变得毫无意义。他说,别想太多,它的存在,只为了她。而这样一句话,使得他的万千读者,都开始自发地寻找那位欧何亲自承认是有原型的女画家!”
第104章 再次相见
安忆听了林清诺的话,算是明白了为何那么多女画家站出来争当书中的那个原型人物了,毕竟在传统美术界,谁的画能卖高价,除了看这位画家获得了多少传统美术界的大奖以外,就是看本身的名气了,若是真的成了书中的那位原型人物,该会有多少欧何的书迷在爱屋及乌之下,去买她的画?
只能说欧何的这本《时光如乞丐在流浪》将那位女画家刻画得太好,她是书中唯一的亮色、温暖,让人印象实在太过深刻、难以磨灭!
“可惜她们费尽心机也是枉然,欧何从来没有公开说他小说中那位‘女画家’是谁,大概也只有邵澄这种想成名想疯了的青年女画家,才会对他那般死缠烂打,甚至还不惜使用一些过分的手段。”林清诺提到“邵澄”这个名字时,不屑之情,溢于言表。
安忆隐约觉得,“邵澄”这个名字,她似乎有些印象,但她却怎么也没有想起来。
直到安忆与林清诺来到了《这时光》的编辑社,她在看到这个安安静静地站在欧何身侧,长相如同江南水乡一般温柔的女人时,她终于想了起来。
这位名叫邵澄的女人,也曾经在徐礼永手下学过画,她大了安忆整整十岁,算起来她也算安忆的师姐,还曾经给安忆买过糖吃,所以在记忆中,她对这位大姐姐的印象,很不错。
然而邵澄的绘画之路却非常坎坷,她的天赋确实不怎么样,也算不上有多努力,在获得了一个市级的新人奖之后,想要冲击国家级奖项,却从未成功,拿到的最高的奖项,大概只有一些鸡肋的省级奖项了,这省级的奖项,其实也能归类到新人奖的范畴,比市级的新人奖含金量也高不了多少。
安忆还记得邵澄,不代表邵澄还记得安忆,两人的记忆力根本就不是一个层次的,对于一个画家来说,记忆力与想象力都是非常重要的。
邵澄的家世应该是不错的,否则就凭她的天赋与绘画态度,根本不可能入徐礼永的法眼,徐礼永对邵澄的态度,也基本上就是放任自流,根本不像对安忆那样严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