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艺术这个领域,不论是绘画还是音乐,真正能够大放异彩的,永远只是少数的天才。

安忆此时的脑中闪过无数关于画竹的内容——

画竹先画竿。画竿时注意中间部分的竹节较长,上下两端的竹节较短。点节时笔墨较重,行笔如写书法,不要完全地重复,注意浓淡干湿变化。

在主要的竹竿上加分枝时,不要只加一边,以免画面重心不平衡。小枝的形态如鹊爪。而画风,雨竹时,会有相应的变化。

画竹的用笔如同写书法的用笔。画竹根及主干时如“楷书”笔法,稳健而力透纸背;画小枝杈时则用“草书”笔法,行笔流畅,一气呵成。

一幅画面中如出现几根或几十根竹,要注意各根竹和竹节处,不要在一条水平线上。画竹竿时应有笔墨变化,通过竹竿的粗细,用墨的浓淡干湿等来营造出虚实关系和空间感。

画竹叶,要……

画竹的顶端或枝梢,要……

画新竹……

画风竹……

画雨竹……

“二蚕抵首”的组叶技法是……

“分”字的组叶画技法是……

“四鱼”的组叶技法是……

“高飞孤雁”的组叶技法是……

画竹讲究构图,讲究聚散关系。一幅画中竹叶的布局有聚有散,不可均匀对待。哪里为聚,哪里要散,哪里留白,都应在作画之前有所考虑,有所计划,此之谓“胸有成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