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69页

柳擎宇笑了:“师兄啊,你考的这个问题还真问对人了,我这个人别的不行,但是记忆力却是超强的。

《论语·卫灵公》记孔子还曾说:‘君子哉蘧伯玉!邦有道则仕,邦无道则可卷而怀之。’《论语·公冶长》有孔子的话‘道不行,乘桴浮于海’。孟子理解孔子的进退出处的态度:‘孔子可以仕则仕,可以止则止,可以久则久,可以速则速。’

我认为,韩愈在《争臣论》中的论述比较到位:‘君子居其位,则思死其官;未得位,则思修其辞以明其道。’

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我想,这句话应该是对儒家进退之道最佳的解释了吧?”

柳擎宇说完了,客厅内一片安静。

此刻,不仅仅是苏国瑞,就连唐老都被柳擎宇这超强的记忆力和快速的反应能力给震撼住了。

其实,理解儒家思想并不困难,只要有一个好老师、自己再认真学习和研究,肯定能够理解很多东西,但是,如果要把那么多儒学典籍里的内容全都背下来,随时取用,这就考验人的功夫和大脑的记忆力了。

即便是如唐老这种国学大师,也只是对国学典籍深入理解,关键地方记忆下来罢了,而柳擎却可以随时截取自己需要的内容,这种记忆力绝对不是一般人能够具有的。

此刻,苏国瑞终于明白为什么唐老说柳擎宇半年之内能够赶上自己,一年之后能够超过自己了。就凭柳擎宇这种超强的记忆力,只需要老师好好调教半年,还有什么东西能够难得住他呢?

妖孽,真是妖孽啊。

苏国瑞端起茶杯轻轻喝了一口茶,看向唐老说道:“老师,我服气了,您真有眼光啊,就柳擎宇这家伙的资质,我感觉半年之后就可以超过我了,用不了一年。”

唐老闻言,手捻须髯哈哈大笑起来。

这是当苏国瑞老师这么多年来,他第一次看到苏国瑞对别人说出服气二字啊。以前的时候,也曾经有很多学识渊博之人到唐老这里来为苏国瑞讲课,但是苏国瑞只是敬重,而不是服气,因为对上这些人的时候,他有充足的信心最终在儒学研究上超越对方,但是今天,面对柳擎宇这个儒学水平只是勉强中上水平之人他却说出了服气二字,这说明苏国瑞很有战略眼光。

唐老之所以收柳擎宇为徒,看重的不是他现在的水平有多高,而是柳擎宇的潜力有多大。

听到苏国瑞说服气,柳擎宇有些不好意思的挠了挠头,脸上露出了憨厚的笑容。

苏国瑞看到柳擎宇这副表情,心中更加郁闷了,都这个时候了,柳擎宇这家伙竟然还想要扮猪吃虎,真以为自己不知道这家伙心眼到底有多少啊,还在这里装傻充愣。真是气人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