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1页

但没过多久赵如松就觉得这个年轻人有些不太一样,要知道屋外的嘈杂声不算太大,但也不是很小,而这样明显召唤离开的信号,在旁人那里都得到了积极的回应,可是眼前的这位年轻人却依然如老僧入定一般,心无旁骛的盯着自己手头上的资料,认认真真的看着,好似外面的声响根本没有传进来一般。

赵如松见此不由得赞赏的点点头,他没想到能在这里见到如此勤奋好学的年轻人,虽说赵如松是位军工专家,但同样他也是一名大学教授,多年的教学生涯让他养成一种诲人不倦的习惯,尤其是遇见刻苦用功的好学生时,他的这种习惯便会更加不由自主,也正是在这份习惯的驱使下,赵如松向着那位认真翻阅资料的年轻人快步走了过去。

其实赵如松见到的年轻人不是别人,正是便携式火箭筒的总设计师卢嘉栋,此时他来到这个设计资料室,是想查找下火箭筒相关发射原理的技术资料,以便印证自己脑海中的想法。

之所以如此,主要是卢嘉栋头脑中虽然对便携式火箭筒的发射原理有些印象,但并不敢确定,因此他才在开完会之后顾不上休息便一头钻进资料室内,查找支持自己观点的有力结论。

可事与愿违的是,卢嘉栋几乎将相关资料都查了个遍,却没有找到一份相关实例来佐证自己的想法,可就在卢嘉栋行将放弃的时候,一本不起眼的小册子引起了卢嘉栋的注意。

那是简要叙述无坐力火炮发展史和相关原理的科普书籍,也正是看了这本书,卢嘉栋的眼前瞬间豁然开朗,也由此卢嘉栋更加认真的阅读起来,以至于赵如松都走到他的跟前,卢嘉栋都没有察觉!

“小同志,虽说无坐力火炮和火箭筒在发射方式上有相同之处,不过你看的这本书对你的帮助并不大!”

卢嘉栋正在专心致志的看着手上的书,根本没发现有人到来,直到听了这句带着提点意味的话语,卢嘉栋才从回过神来,不由得循声望去,发现一位头发花白,褶皱密布,但却精神矍铄的陌生老者,正带着一副诲人不倦的笑容看着自己。

见此,卢嘉栋不由得一愣,紧接着不住的打量着站在对面的这位陌生老者,脑海中更是想着这个人的名字,可是想了半天,却怎么也想不起来,最后只能朝赵如松投去抱憾的一笑:

“真不好意思,老同志,我这一时间还真想不起你叫什么名字来着!”

“名字那东西就是个符号!”卢嘉栋话音刚落,赵如松便使劲儿摆了摆手,然后自顾自的拉了把椅子坐到卢嘉栋的身旁,紧接着脸上更是带着严肃的神情淡淡地说道:

“要是解决不了实际问题,叫再好听的名字也没多大的用处!”

“呃……”卢嘉栋没想到面前的这位老同志,说话这么噎人,尤其是最后那句话,在卢嘉栋听来很是歧义,也由此让卢嘉栋一时不知道该说什么好,可卢嘉栋无论是平时还是在工作中,对着眼前这样的老同志都很尊重。

所以虽然赵如松说得有些不太恰当,但卢嘉栋并没因此而生气,既然这位老同志不愿通报自己的姓名,卢嘉栋也并不勉强,只是带着淡淡的笑容将这个话题引开:

“刚才听老同志说无坐力火炮和火箭筒在基本发射原理是想通,那想必老同志您应该懂得火箭筒的发射方式,所以我想问问,您觉得咱们便携式火箭筒应用何种发射方式比较合适呢?”

听了卢嘉栋的话,赵如松脸上不由得挂上孺子可教的笑容,对眼前这位年轻人虚心求教的态度更是由衷的欣赏,正因为如此,赵如松对卢嘉栋提出的问题可谓是知无不言言无不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