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莱坞的五大工会奖,对于颁奖季来说至关重要,不仅因为它们涵盖了电影产业的五大核心环节,而且成员基数也遥遥领先,是学院评委的主要构成。可以说,工会奖的走向很大程度将决定奥斯卡的奖项归属——当然,过去连续五年都与得奖名单产生偏差的美国演员工会奖就选择沉默不语了。
今年颁奖季的混乱局面也延续到了五大工会奖之上,即使是冷门最少的美国剪辑师工会奖,“颤栗航班93”、“感谢你抽烟”和“加勒比海盗2”三个提名也或多或少显得有些意外。更不要说导演工会和制片人工会那令人摸不着头脑的提名名单了。
尽管如此,在这一片纷纷扰扰的信息之中,还是可以窥见些许端倪,比如说克林特·伊斯特伍德今年的奥斯卡之路走得着实坎坷,虽然“硫磺岛来信”上映之后成功收获了赞誉,甚至一鼓作气拿下了美国国家评论协会奖,再次为老牛仔正名,但后续声势却有些跟不上脚步了。
比如说“狂暴之路”再次延续了全民厚爱模式,除了剧本之外,全面强势崛起,整体而言,颁奖季的声势确实无人能敌,只有“无间行者”能够抗衡,尤其是导演工会和制片人工会的肯定,更是令人侧目——就连商业作品公认最为薄弱的表演环节,“狂暴之路”也在演员工会开启了横扫模式。
再比如说“追梦女郎”的上升势头一时无两,金球奖的爆发之后迎来了全线飘红,恍惚之间声势已经超过了数年前的“芝加哥”,大有抢班夺权的架势作品的奥斯卡前景顿时看涨。
还比如说“女王”和“阳光小美女”两部独立电影的处境颠倒了一个位置,前者势头开始放缓,错过了重量级的导演工会提名之后,奥斯卡局势变得模糊起来,后者声势难以遏制,尤其是美国制片人工会内部的呼声显示,其反超“无间行者”问鼎奥斯卡最佳影片的可能性正在增加……
难以想象,在过去这十天时间里,好莱坞到底发生了什么,利益的交换、人情的往来、权力的更迭、风向的变化……不仅仅是大型电影公司们,那些中小型独立电影公司也都格外活跃;不仅仅是提名作品的公关团队,所有从业人员似乎都开始积极参与了起来;不仅仅是好莱坞,就连以媒体为首的社会舆论也开始投来了视线,旁观好戏。
那么,学院六千名评委的选择又将如何呢?这六千名评委在投票表上是如何勾选的,每一个决定都可能成为改变历史进程的选择,他们是如何看待“狂暴之路”的,他们选择了“硫磺岛来信”吗,他们对“通天塔”的认可有多少,他们选择“无间行者”的部门到底有多少,他们对于“女王”和“阳光小美女”的态度又是如何,他们是否同意影评人对“潘神的迷宫”的赞誉,他们对于“追梦女郎”后程发力的格局报以积极还是消极的想法……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想法,即使学院的老学究们竭尽全力利用自己的个人影响力和强大人脉来改变舆论走向,但依旧不可能百分百精准地控制每一个奖项走向,这就是学院公关的魅力,以弱胜强的冷门屡见不鲜;这同时也是奥斯卡权威的来源,折射超过六千名评委的选择;这还是历史变革的不可捉摸,“撞车”掀翻“断背山”和当初“莎翁情史”击败“拯救大兵瑞恩”一样令人瞠目结舌。
提名名单,就是这场公关战进入决胜阶段的号角。
2007年,一月二十六日,美国电影艺术与科学学院公布了第七十九届奥斯卡的提名名单,全球瞩目,热闹非凡,引发惊呼一片。
作为皇冠明珠,最佳影片总是每一年的重中之重,这不仅是对一部作品整个剧组团队的嘉奖,同时还是对制作公司、发行公司的肯定,任何一部冠以“奥斯卡最佳影片”的作品,都是无可取代的荣耀。今年,自然也不例外;或者应该说,今年尤其重要。
“无间行者”,“狂暴之路”,“通天塔”,“阳光小美女”,“女王”。
这就是第七十九届奥斯卡的最佳影片提名名单,五强席位各归其位,沸沸扬扬了将近三个月的争议、起伏、反转和对抗,终于决出了决胜名单,冷门依旧是关键词——
“追梦女郎”浩浩荡荡的黑马之旅戛然而止,金球奖也好、五大工会也罢,这部作品在短短一个月时间内引发了广泛讨论,但终究还是没有能够冲出重围。不管是质疑,还是赞誉;不管是反对,还是支持,在这一刻都得到了答案:即使其他协会熙熙攘攘、热热闹闹,但所有的所有都是表面现象,六千名学院评委在投票的关键时刻,还是选择了其他作品。这让人们不由就联想到了“狂暴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