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6页

不过,“纽约时报”和“芝加哥论坛报”的同盟者并不多,仅仅只有九家媒体而已,“名利场”的评论无疑得到了最多的认可,乔纳森犀利而直接的评论表达出了现在整个舆论的走向,几乎所有人都相信着,兰斯正在自取灭亡。这也使得“葬送前程”成为了秋季档之中亮眼的一个关键词。

一方面,人们认为“疯狂的麦克斯4”是引火自焚的选择;另一方面,人们又在期待着“水果硬糖”的表现——如果这部作品延续兰斯此前的强势表现,再次赢得肯定,那势必会让人们对“疯狂的麦克斯4”更加扼腕;但如果这部作品已经窥见兰斯的下滑端倪,那么也许选择“疯狂的麦克斯4”这样孤注一掷的决定也就有迹可循了,似乎这就是人们苦苦追寻的答案。

不经意之间,“兰斯洛特”成为了讨论热度最高的词汇,两部与兰斯息息相关的作品吸引了无数视线。原本只是作为一部实验电影进行点映的“水果硬糖”,却悄然地大火了一把。只是,考虑到目前人们慷慨激昂的情绪,没有人知道这对“水果硬糖”来说到底是好消息还是坏消息。

但毋庸置疑的是,好莱坞的各大电影公司现在态度都悄然发生了改变,就好像在欣赏着一场轰轰烈烈的炸楼现场一般,看着工作人员们将包装精美的炸药按照计划分别摆放,犹如艺术创作般精心规划,然后按下引爆键,目睹着整栋大楼粉身碎骨。

正当所有人都将视线集中在了兰斯身上时,“晚安,好运”的点映仪式隆重而正式地举行,作为乔治·克鲁尼身为导演的第二部作品,此前已经在威尼斯电影节上大出风头,囊括了最佳编剧奖、最佳男演员奖等多座奖杯的嘉奖,身兼导演、演员和编剧多职的乔治,风头一时无两!

第701章 声名鹊起

作为演员,乔治·克鲁尼凭借着“急诊室的故事”走红之后,始终游走在艺术片的领域里,“蝙蝠侠与罗宾”的首次商业大片尝试遭遇了耻辱,这也成为了乔治演员生涯永远不愿意提起的污点,所以后来即使有“十一罗汉”这样商业成绩不俗的作品,但更多时候,乔治还是以艺术作品为主,似乎除了“逃狱三王”之外,人们一时之间也说不出他的代表作了,着实令人错愕——印象之中,难道乔治不是一线顶尖演员行列吗?

但作为导演,乔治·克鲁尼却奉献了令人信服的登场,三年前乔治交出了导演处女作“危险思想的自白”,这部作品在柏林电影节上大放异彩,为山姆·洛克威尔(sa rockwell)勇夺最佳男演员银熊奖,乔治展现出来的导演功力更是令人敬佩,在学院评委之中备受肯定。

现在,乔治又带来了导演的第二部作品,“晚安,好运”,聚焦在新闻行业,聚焦在那个混乱的年代,聚焦在那个充满质感和优雅的黄金岁月。电影在威尼斯电影节上率先登陆,赢得了众口一致的好评,甚至一度被认为是金狮奖的热门。如果不是李安的“断背山”横空出世,也许“晚安,好运”还应该赢得更多瞩目。

“晚安,好运”在洛杉矶举行内部点映,终于让人们看到了乔治在好莱坞的好人缘,超过三百名观众得以第一时间观看这部电影,每一位得到邀请函的都是在圈内说得上话的重要人物,而乔治的朋友们更是集体到场祝贺,包括了最近一段时间始终停留在纽约的兰斯也发来了视频短信,表达了未能到场的遗憾,并且表示,“下周在纽约的放映,一定到场!”

由于只是点映,记者们没有能够获得入场的资格,但第二天,四十一位影评人就放出了首批评论,与威尼斯电影节的如潮赞誉不谋而合,高达八十分的媒体综评令人惊叹,从而也再次证明了乔治作为导演和作为编剧的能力,似乎已经超过了他的演员身份。

“今日美国”,一百分,“电影唯一缺少的就是爱德华·r·莫洛那臭名昭著的谩骂,还有一条尘土飞扬的街道。”

“纽约今日新闻”,一百分,“今天最大的一部小制作,同时也是影史最出色的一部讲述新闻产业的作品。”

“纽约邮报”,一百分,“精彩重现了爱德华·r·莫洛那具有历史意义的瞬间,并且真实重现了约瑟夫·麦卡锡那令人作呕的细节。这是一部在正确时间出现的正确电影!”

“芝加哥太阳报”,一百分,“电影另外一个重要角色——麦卡锡,而克鲁尼采用了最聪明也是最狡黠的方式来呈现——通过历史纪录片资料,让麦卡锡来扮演他自己!除此之外,大量台词的堆砌彰显剧本深厚功底和丰厚底蕴,内敛却尖锐!”

六个一百分,首批评论之中足足出现了六个一百分,包括罗杰·埃伯特在内。更为重要的是,“晚安,好运”的复古睿智和优雅内涵成功地征服了东海岸那些无比挑剔的影评人们,六个一百分中,其中五个都是来自东海岸。可以看得出来,这部复古而稳重的作品在艺术层面上得到了东海岸的强烈认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