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一凡虽然没有成为歌手的打算,但脑海里这么多经典的歌曲,为了不至于浪费,也在这三年的时间里小小的对华国音乐圈有了一翻研究。没想到,这会儿居然有一位香江歌手请自己写歌。不免,黄一凡便说一下自己对于华国音乐的看法。

在他看来,目前内地音乐还停留在前世中国的80年代末以及90年代初期水平。那个时候经济改革开放,内地音乐也有了很长的进步。不过,这种进步是缓慢式的,他并没有直接与香港音乐接轨,也没有直接从民歌直接跳到流行歌曲的步子,而是有自己的一套发展轨迹。

只是,或许是黄一凡说得太复杂了,刘丝语却是摇头,“这个,这个,有一些不懂。”

“好吧,说简单一些。就像刚才你说请我喝咖啡,但你觉得,现在铁石口有多少人喜欢喝咖啡。”

“确实有些少。”

刘丝语尴尬地回道。

“这便是了。”

端起桌上的奶茶,黄一凡喝了一大口,“你以为能够流行至内地的音乐,那是你以香江音乐的眼光来分析。便如亲爱的那不是爱情,虽然我也觉得这首歌很不错。但他能不能流行内地,这是一个未知的问题。所以,我还是觉得,刘小姐,你在香江呆了这么多年,已经完全被香江音乐文化带动,你很难唱出那一些符合我们内地音乐口味的歌曲。”

“原来如此。”

听到这里,刘丝语心里一沉。

是呀,香江音乐这么发达,为什么内地音乐却如此落后,难道一首看起来不错的华语歌曲,他就可以在内地一炮而火吗?看来此前自己想的实在是太幼稚了。

只是,想起临走之时经济人的话,刘丝语又有些不甘心。

“可是……”

有一些激动的,刘丝语站了起来,“就没有其他的机会吗?”

“当然有,如果你能找到一位粤语大师给你写歌,不就有机会了吗?”

只是,黄一凡的回答却令刘丝语更加无奈。

“如果有粤语大师给我写歌就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