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最后,孙中山还是留了下来,有些资料说是倭国民间人士多方活动的结果。在倭国,孙中山开始了第三次革命的筹备。
罗赞具体哪月哪天再度回到倭国不得而知。不过,当时的倭国,是革命者反袁的一个海外“根据地”。孙中山曾和倭国各界人士广泛联络,筹措资金,组织力量,计划革命。
罗赞带的东西,可能就和讨袁联倭有关系。
但是,他最后一次回到华夏,不知为什么又成了“散兵游勇”,而且并没有在历史上留下名号,哪怕是常规资料中只言片语的介绍。
不过,之前唐易还从蒋英年那里知道一点,这个罗赞,和杨度似乎挺熟。而杨度曾经辅佐袁世凯,孙中山讨袁,如果罗赞追随孙中山,那么和杨度就有对立的意思。这说明,熟归熟,但关系很复杂。
当时华夏国内的局势也太过复杂,而罗赞又不是什么名人,能查访到的东西实在是太少了。这中间,他到底如何周旋,那就更没法知道了。
唐易想的脑子疼,出了房门,在院中活动了一下。
这时候,文佳从店里回来了,“灵洪子住的地方给找好了,现在师叔和他在一起。”
“好。”唐易点点头,“正好有事儿给你说。”
唐易把从长谷静真那里知道的消息,和自己的大胆假设推断告诉了文佳,“还是有点儿乱,也没什么结果。”
“一点儿都不乱。”文佳却笑道,“是你沉浸得太深了。”
“嗯?”
“罗赞后来带到倭国是什么东西,其实并不重要。因为从当时的大局来看,反清也好,讨袁也罢,和传国玉玺都没有直接关系。你只要确定,罗赞把传国玉玺留在了华夏就可以了。别的事儿,你想他干嘛?”
唐易一愣,想了想,确实是这么回事儿。就算罗赞追随孙中山,到倭国去做准备或者联络工作,里面的东西与此有关,但是和传国玉玺却没关系了。当年的历史,大致脉络是很清楚的,知道了里面的东西,无非就是多一个治史的考证而已。而且,如果罗赞是执行秘密任务,那根本就没法查。只不过,他手头有龙纹紫匣,充当了一个工具而已。
不过,就算这事儿能想通,让它过去,但是,“如果传国玉玺留在了国内,那就相当于又断了线索!”唐易接着说道。
“这传国玉玺的线索,基本上就没明确过!”文佳道,“都是些线头,扯来扯去,最后没有一个真正有用的。我已经习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