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啊?”高太明一愣,“我只听说过仓硕,老缶,还真没听说过老苍。”
吴昌硕是晚清到民国年间的名家,之前提到过,名头很大。他的别名的确很多,除了唐易和高太明说的老苍、仓硕、老缶,还有什么苦铁、大聋、石尊者等等。
吴昌硕在书、画、刻三方面,都是成就斐然,是清末海派四大家之一,是个旗帜性的人物。他指导过的人也很多,不乏大家,比如齐白石、潘天寿。
不过,他最高的成就,唐易认为,还在篆刻上。他是西泠印社首任社长,号称“石鼓篆书第一人”。
丁亥年,根据吴昌硕的生卒年份,应该是1887年,当时他四十多岁,正当壮年,风格已经比较成熟了。不过看这个刻字和落款,好像是送人的,而且对此人应该比较推崇,不然不会来这句“先生之风,山高水长”。
但是如果送这样的人,这方印章的石材略显差了点儿。那也有可能是这位先生带着印章石材,让吴昌硕进行篆刻。
这方印章虽然料质一般,不过却是正宗的鸡血石,而且很有特色,制成一个“天地间”的闲章,倒也贴合。
唐易大体理出的,就是这么个思路。而且即便不是这样,年份对,刀法对,又有老苍落款,定是吴昌硕的手笔无疑。
文佳看了看高太明,“你看看你,买个高仿香炉搞价还不成功,你看他,顺手又捡了个漏儿!”
高太明故作无奈,“好像是我要求逛逛夜市的,又好像是我去看这个摊子的,合着给他做了嫁衣!”
第1224章 羽翅纹饰
唐易笑笑,“明后天逛古玩市场,等你买了东西我再买。”
三人上了大路,打了一辆车,高太明又问道:“这方印,如今的行情,能值多少钱?”
“你肯定想高了。吴昌硕以刻印著称,而且据说从十几岁就开始篆刻,传下来的印章不少。这个是个扁方的闲章,而且石料一般,行价也就是十万左右。要是极品鸡血石或者好的田黄什么的,那就得几百万了。”唐易解释道。
“哎?”文佳道,“古玩这东西,挺奇怪,到这里又看材料了,他的书画,宣纸笔墨才几个钱,照样拍那么贵!”
“这是有点儿奇怪,不过印章这东西,再有艺术性,刻出来也是大同小异。你可以这么想,就一块几百块的石头,刻几个字,能到十万的价儿,其实也不低了,也就是吴昌硕。再就是,章料在这里摆着呢,好的和差的一对比,那种好料带给人的美感,是差料没法儿比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