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易照顾文佳的面子,伸手接了,老庞又给他点上了,“唐先生的眼力让庞某佩服!”
“有话就说,有屁快放!”文佳道。
“文大师,你整天达官贵人里穿梭,大秤分金,哪知道我这种零打碎敲弄点小银钱的苦,你就别挤兑我了!”老庞苦笑一声,“最近的大生意,都是要求佛家法事,我也是没办法,弄张古代佛经这不是为了提升档次嘛!”
唐易抽了一口烟,“佛光。你这为了生意,都抽这烟了?这烟不便宜,一盒一百,一根五块。能抽这烟的人,不像是赚小银钱。”
“唐先生你也别取笑我了。我这是向你‘取经’来了,这佛经我得长期用,可不能马虎!我看你绕了半天,就差没点破那是张西贝货了!”老庞笑道。
唐易心想,这老庞别看身材胖大,倒是个心思玲珑剔透的主儿,便看了看文佳。
文佳笑道,“老庞和我关系不错,不然我也不会上去打招呼,也不会说话这么直接。”
老庞掏出一张名片递给唐易,“有文大师在,大事儿轮不着我,但是要说这京城里打听个事儿,跑个腿儿,不在话下!”
文佳冲唐易点了点头,这意思自然是可以卖他这个人情。
唐易笑了笑,“刚才那故事还没完呢。对了,讲到哪儿了?”
“讲到这押送佛经的官员吃了拿了,又想交差,剪了佛经,一分为二。”老庞连忙说道。
“嗯。”唐易点点头,“咱们接着讲,话说这批经卷到了津门,有个押送官员的亲戚是当地的官儿。这个人贪心大,一下子弄走了几百件佛经,上报的时候,和押送官员串通就说遇上了大盗,这事儿居然就这么瞒过去了。”
“到了民国,这个津门的官儿自然就没官儿做了,手头也紧了,他就开始卖经卷了。大部分都卖给了倭国人,所以现在倭国藏有不少唐代经卷。倭国有个东京史料馆,收藏的华夏古籍字画经卷什么的很多,里面就有唐代经卷的珍品。”
“后来,这个人手里的唐代经卷卖得七七八八差不多了,他又开始打起了歪主意。当年他留下几百件经卷,还留下了不少唐代的空白经卷纸张,于是利用这批纸张高仿了一批经卷。他知道押送这批经卷路上的那些猫腻,为了仿得逼真,也为了多赚钱,其中有些仿品也学着用剪刀一分为二!”
老庞瞪大了眼睛,“合着这才是重点啊!这故事也太曲折了!”
唐易顺手灭了烟,看着烟头说道,“这故事,五块钱一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