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尊标准的绿度母造像!
之前说过,密宗佛像源出尼泊尔,明清时中原广泛制造。在明代永乐年间为最多。
绿度母,是藏传佛像中观世音菩萨的化身,也是流传最广,供奉最多的一尊。当然,这尊佛像是鎏金的,看不出一点儿“绿”来。之所以叫绿度母,有一种说法,是因为在画像中,着菩萨装的绿度母全身呈翠绿色,这是藏传佛教事业部的颜色,也是不空成就佛的身色。
这尊佛像的拍卖底价为十万美元。
观摩时间开始,唐易在惊讶中上前,仔细观察之下,发现这尊造像是永乐年间典型的钦定造像样式,但是,莲花底座上,却刻有“大明宣德年施”的款。
这一点唐易当然是清楚的,永宣时期,造像样式是固定的,但是宣德款却要少于永乐款。
金色完美,华丽精细。唐易真没想到,这古玩黑市,第一件拍品竟然就如此上档次!
这样的绿度母鎏金铜像,是有拍卖记录可查的,大约在八十万到一百万美元的价格。按照一般人的心理,只要少于半数,也就是四五十万美元拍下,那就算是捡漏了!
不过,出乎唐易预料的是,这尊绿度母鎏金造像,上来看的人居然不多!
听了周围的人的议论,唐易才明白。这缅甸本是佛国,且靠近尼泊尔并不是很远,这两国的古代佛造像本来就很多,来缅甸的人,对华夏佛造像的兴趣就小了很多。
这只是其中一个原因。还有个重要原因,那就是华夏永宣时期的鎏金佛像,高仿品太多了,而且不乏以假乱真的东西。这尊绿度母鎏金铜像保存太完美了,所谓物极必反,完美到让很多人心生疑窦,怀疑是不是高仿。
再加上不知道主办方怎么想的,把这件造像放在第一件来拍,那就更难有人出高价。
最终,唐易竟然以二十三万美元的低价拍下了这件绿度母鎏金佛像。
“没想到你第一个出手!”王镇南对抱着佛像回来的唐易笑道。
“这主办方怎么搞的,也不给个盒子。”唐易无奈道。
“走的时候有棉布袋子,其实大部分人都是先让主办方保存的,你倒是抱了回来!”王镇南接口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