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鹤道人名叫祝公望,海鹤是他的号,他也自称海鹤道人,其实世人对他的称呼才更有仙家风范。海鹤仙翁。
祝公望的生卒年月,史料上找不到明确的记载,不过大体上还能估算,他比较长寿,活了八十多岁,一生横跨成化、弘治、嘉靖三朝,在明代就是名噪一时的斫琴师,价高难求。有史料云:祝公真鼎,人多珍之。
琴背上所刻的“万壑松风”,应该就是祝公望对这把蕉叶琴的命名。连带下面的两句诗,都是出自李白的《听蜀僧濬弹琴》。(注:濬为蜀僧名讳,一作蜀僧浚。)
蜀僧抱绿绮,西下峨眉峰。为我一挥手,如听万壑松。客心洗流水,馀响入霜钟。不觉碧山暮,秋云暗几重。
想必,祝公望对此琴音的领悟,就如暮山秋云中的万壑松风一般吧!
“据说在上个世纪三四十年代,有一个徽商为了买一把祝公望蕉叶琴,曾经花了十六两黄金!而且,他买的那把古琴伤痕累累,损坏得已经很厉害了。那个年代,花十六两黄金买一把残琴!可见这琴的珍贵程度了!”唐易感叹道。
林娉婷哈哈笑,“那你还跟那个强子讲价!”
“这是行里的规矩,我不能一看捡漏了就加钱吧?”唐易却正色道:“而且这把琴在他们手里也是暴殄天物。还有,这把琴要是修起来,不知道要花多少钱呢,要找一流的师傅,花上几十万也有可能。”
林娉婷故作惊讶道,“你不会为了这把琴,让我开始学琴吧?”
“你别说,我倒还真是想听听这么一把名贵的古琴,如果修好了,到底是什么音色,不过得找个名家,你肯定不行。”唐易应道。
“哼!”林娉婷瞪了唐易一眼。
三人回到文佳的小区,停好车,抱着琴上了楼。
文佳一听这琴名头这么大,立即说道,“抓紧找人修啊!我认识一家工作室的老板,在琉璃厂开了一家天音廊,专门经营古代乐器的,让他看看能不能找师傅修!”
“太好了!”唐易一拍大腿,接着掏出了手机,“我暗自拍了几张那一对灯架的照片,顺便找个做仿古家具的师父,把一对灯架也做了!”
文佳一听,“对了,那老太太说两张贴片有不祥之兆,咱们放到灯架上看,我看也得加点儿谨慎。”
“如果不看,我做灯架干什么?”唐易毫不在意,“别听她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