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8页

唐易将锦盒锁进了保险柜,这才回来说道:“岂止是清仿,他当成清仿哥窑了!”

“自古官哥难分。而且这种香炉制式,正统常见,不要说宋代的官窑和哥窑,此后历代都有仿制。宋代官窑,呵呵,估计摆地摊的,想都不敢想。照你说的,那肯定是当成‘剃头’的东西加了铜圈口了!没想到这是件完整器刻意加了金顶!”秦老笑道。

“宋代金顶官窑,说实话,我现在还有点儿腾云驾雾的感觉,怎么就让我碰上了!”唐易感叹了一句。

“我早就给你说了,一命二运三风水,是你的就是你的。宋代全朝信奉道教,宋徽宗赵佶,崇道皇帝,还是全国教主,建立了道学制度和道学博士。金顶官窑香炉,没准儿还是御用的!”秦老微微叹道:

“历史跟我们开了一个玩笑,千年浮沉之后,当年一件受众人膜拜的重器,居然成了农家的盐罐子!”

唐易呵呵笑道,“行啊,碰上一件倒霉事儿,得了一件大宝贝。”

“今天开门红。那咱们就来说说你的倒霉事儿吧,昨天我先给楚生打了电话,他的关系比较直接。”

唐易点点头,给秦老倒上一杯茶,“林叔叔给报社的韩总打招呼了。”

“昨天太晚了,只要拖过这一天,那就好办。解铃还须系铃人,关键是得找出谁要害你。不然,明枪易躲,暗箭难防,这人一直在暗处,你岂不麻烦?”秦老端起茶杯抿了一口。

“这事儿得从报社那个叫雷鸣的记者入手。”唐易道,“今天本来就要请教您的。”

“等志祥回来吧,他昨天晚上已经开始查了,今天早上说有线索。”秦老道,“木秀于林,风必摧之。我本来以为是圈里同行,但现在看不像。”

姜还是老的辣啊!唐易喟叹。原来秦老昨天接到林娉婷电话之后,立即分作两步走,一步联系林楚生,让他想办法灭稿子;一步安排贺志祥,让他去调查雷鸣。

在等贺志祥的时候,唐易趁机把蒋英年的事儿和五古封灯古玩研究会的事儿说了。

“想不到沈松岩还有这么个亲家。”秦老笑道,“好啊,只要你别贪功冒进,这可算是个一辈子的事业。难得有官方支持,你也算是如虎添翼了!”

“我哪算什么虎?我年纪尚轻,阅历不够。而且在这圈里,接触的还太少,跟您比起来,只能算是井底之蛙。”唐易立即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