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觉有时候太过玄妙,古玩行里,真真假假,既然你们俩都看不出问题,那假的也是真的!”贺志祥在一旁说道。
“假的永远真不了。”秦老呼出长长的一口气,“古玩的精髓不在器物本身,而在承载了当时历史环境的精、气、神,又经过了岁月的洗礼。所以说,感觉不对,有时候就是感到精、气、神不对。”
唐易陷入了沉思。
“这件既然存疑,就必须再确证一下,这也是我一贯的原则。现在,姑且收好,若是日后遇到制铜高手,特别是制铜仿古高手,再想办法试试看。”秦老缓缓说道。
唐易猛然抬起头来,“我知道有个人!或许能行!只是,这东西……”
秦老眼睛一亮。
他知道唐易的意思,“这东西”后面的潜台词是:哪能随便给外人看?但是,有目标总比暂时搁置要好。
“你说的是哪位?”
“此人名叫陈澄之,津门人士,是仿造铜器的高手,我见过他仿造的‘石叟’关公铜像。”唐易解释道。当时,他还想让陈澄之仿制崇祯罪己铜香炉,结果因为铜质的玄机而作罢。陈澄之手上那本《紫铜经》,也是罕见的制铜圣典。
“陈澄之?我怎么没听说过。”秦老看着唐易道。
“他不是古玩圈里的人,是一个匠人,大匠,而且十分低调,但是手段确实出神入化!”唐易接口道:“只是,他现在有可能在津门,不在山州。”
“你这么推崇他,确实值得让他看看。而且根据你说的,他只做铜器,那定是十分精专。”秦老沉吟,“这样,明天泛古堂秋拍结束后,你联系一下他,如果他确实没空回来,跑一趟津门也无妨。”
唐易点点头。心想,反正到时候要去燕京,燕京津门毗邻,不行到时候先去津门,再去燕京,一趟齐活儿。
想想呆的时间也不短了,唐易正想提出告辞,秦老却又说道:“那这大五帝钱,你有没有感觉不对?”
“这倒真没有。而且这种传世的,和生坑的不同,看包浆就能看出来,人工包浆再到位,和这一两千年传世来的,那怎么也会有细微的差别。”唐易应道。
“嗯。”秦老点点头,“唐易啊,我在古玩圈也摸爬滚打了几十年了,说实话,从来没见过你这样的眼力,这或许就是所谓百年罕遇的天才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