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9页

老人一愣,抬头说道:“小老板,你年纪轻轻,见识不浅啊。其实我祖上传下来的,确实是一套,笔有两支,墨是一方墨,砚确实是古歙砚,而纸,则是一本古代宣纸的空白册页。我的祖上,也确实是徽省人,清末做生意到了山州,从此定居下来。”

唐易笑道:“想必这一支笔是两支笔中品相差的那一支喽!”

老人似乎有些尴尬,“没错。祖上传下来的东西,我本是不想出手的,但是现在儿子结婚买房,还差两万块钱。我四十岁了才有这个独子,想想祖宗的福荫,卖出这一支品相差的,总体也没有拆散,况且给儿子用,也算是接续香火,勉强没有对不起祖宗。”

老人说了这么多,看似是说给唐易听,又何尝不是在说服自己?对于这个年纪的读书人来说,恐怕是有心结的,祖宗传下来的东西,少一点儿,也毕竟是少了。

唐易见老人虽不富裕,但身上荡漾着浓浓的书卷气,心里有所感染,生出了帮他一把的念头。

“老人家,说句不中听的话,我告诉你这是诸葛笔,本来是想明着压价的。但是你卖的,毕竟是祖上的东西,又是文房里的东西,合我的胃口。罢了,我就不压价了。”唐易接口说道:

“这样吧,我出两万块,一万块买你这支毛笔,算是正常的市场价。另外一万块,你让我去欣赏一下祖传的一套笔墨纸砚,你看如何?”

一万块,已经超出了老人的心理预期。本来,他见唐易如此识货,打算只要超过五千块就卖的。

“那怎么行?你只是看看,哪能再收你一万块?”老人连连摆手,“你如果真打算一万块买这支笔,你来我家,我免费让你欣赏那几样东西就是了!”

唐易也摆了摆手。

“老人家,你这就错了。你说的这几样东西,虽然我没见过,但是从在这支笔上就能看出,绝对不是普通的东西。欣赏这几样东西,付出的代价未必比买这一支笔要低。”

“我给你举个例子你就明白了。凑齐这么一套,这种几率太低了,如果四样东西分散在全国四个地方,我光是去这四个地方的来回飞机票,一万块钱恐怕就打不住啊!”

老人耐心听完,也摆了摆手,“小老板,你也不用安慰我了。这样吧,你先跟我去看看家里的那几样东西,然后你再决定买不买这支笔,如果真的是古玩珍品,能让你欣赏得满足高兴,我再收你两万块不迟。”

老人都这么说了,唐易只得笑着点了点头,“老人家,这时候我走不开。这样,你给我留个电话,我再跟你约时间,你要是着急卖,我估计下午我就差不多有空了。”

“不着急,不着急,这两天都行!”老人说完,让唐易拿起了一支笔,给唐易留个联系电话和地址。

字体古拙隽秀,唐易忍不住赞叹了一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