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果深秋收获的时候,产出最高的竟高达二十五石!
这可是众诸侯国里独一份!
若这稻米也如番薯这般高产……
董良当即问了更详细的情况,简时自然也不能以一国之主的身份去拦下这件事,只是说:“这恐怕得问商先生了,他对这些最是清楚不过。”
商鞅接下这个话头,一字一句的说了个清楚。
当得知低产田都能一亩上百石的时候,所有人的心几乎都漏跳了一拍,旋即狂喜。
喜的是这稻米竟比番薯还要高,喜的是会种植这等水稻的人才竟在他们齐国,喜的也是未来的齐国说不定会成为一众诸侯国最强大的存在!
这怎能让他们不心动?
可惜,再心动也抵不过对未来的担忧。
董良:“可若我们来年伊始,所有人都去种植稻米,若它的收成并没有想象中的那般好呢?或是最坏的情况,连一亩两石都达不到,那城中的百姓又该如何填饱肚子?”
这么一听也的确有道理,对绝大多数人来说,只要能够填饱肚子就差不多了,而且来年春天番薯肯定是要继续种的,若再种上这么个稻米,田地固然是不够用的。
难道又像种番薯的时候一样,外出开荒种田?
现下的永邑城可是临近夏国的白南城,那边客商繁多,周遭的山匪自然也多,万一要是南下往他们永邑城来了,外面开出来的田地又如何去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