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4页

2010年腾迅之所以敢这么做,选择这么做,是因为那时的它,已然帝国姿态,认为自己能够碾压对方。对方的生死之战,对它却伤不了根本。

而现在,2006年初的腾迅,跟2010的那个互联网帝国还有一定的差距。它若要这么做,采用同样的打法,那就是一场真正的殊死搏斗,你死我活。

什么情况可能让它在当前条件下选择这么做?

除非,腾迅最高层有足够长远的眼光去判断形势,意识到自己的根基,其实已经面临生死存亡的危机。或者就是过度判断眼下情势,眼里揉不得沙子,哪怕自伤八百,也要置对方于死地。

实力、规模、基础、资金、人才、经验……

星辰科技、微信、许庭生,都处于绝对下风。

许庭生不想过早开启这场战争,所以,他选择不反击,不过度刺激腾迅,他想“温水煮青蛙”,“步步蚕食”,决战的时间,可以是多年以后,无线时代或者说移动时代全面到来的时候。

在此之前,他不介意被压制,只要还有一定的生存空间,可以慢慢积累、发展就好。

但是,他低估了一个未来商业帝国的眼光、决策、魄力和决心。

2006年,1月13日。

没有前世“致用户的一封信”,没有那句“把选择权交给您”,腾迅某位高管直接通过媒体发声,谴责星辰科技抄袭、山寨qq,而当腾迅不得不反击之时,星辰科技却又威胁星辰微博明星大v不得入驻腾迅微博,恶性竞争。

随后,用户发现,qq与微信无法同时登陆,那些已经开始习惯同时挂者两个聊天软件的人们,突然发现,一旦qq登陆,微信就会掉线。

来了。

那场本应发生在2010年,发生在腾迅与360之间的战争,那场后来被评为国内商战五大恶性竞争事件之一的短兵相接,提前到来。

虽然形式和过程有差别,对手不一样,但是本质,是一样的,腾迅意在通过用户基础和黏度碾压对手。

腾迅与360的对错,许庭生无从判断,也无需判断,那没有任何意义,商业竞争打到撕破脸的份上,说什么,其实都只是一个“理由”而已,而最根本的,永远是利益冲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