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荷芬是江苏省名中西医结合专家,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原江苏省中医药学会肿瘤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江苏省中西医结合学会肿瘤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1995年获江苏省名中西医结合专家称号。在数十年临床实践中,逐步积累了用中医中药抗癌的经验,形成了自己的学术思想,对癌症患者,强调整体观念,善于辨证施治,以扶正培本为主的法则,攻补兼施,并配合气功疗法;使病人提高免疫功能,能够提高生存质量,延长生存期,效果显著。她仍在勤勤恳恳地工作着,每周有专家门诊。主持课题多项,获国家级、省部级、厅局级科技进步奖多项。如:原发性肝癌的研究获全国科技大会奖;亮菌和亮菌甲素的研究,获全国科技大会奖;宁猴片的研究获全国科技成果二等奖;抗癌平的临床研究获江苏省科技成果四等奖;香云片的研究获南京市科技成果二等奖;槐耳冲剂治疗原发性肝癌获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科技成果二等奖;部级二等奖。开发出大批中药新药。先后发表论文三十多篇。”
看到如此辉煌的个人履历,我不禁对这位在中医届具有举足轻重的人物满怀信心。然后我更是重点查看了她的学术经验。
“在数十年临床及科研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尤其在运用中医、中药抗癌方面,形成了自己的学术思想,对癌症患者善于辨证施治,以扶正培本为主的法则,攻补兼施,并配合气功疗法,提高患者免疫功能,提高病人的生存质量,延长生存期,效果显著,形成了很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其中“抗癌”“扶正培本”“提高免疫功能”“延长生存期”等字眼深深地吸引住了我。当时的我,大有一种“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感觉。从百度百科对徐荷芬专家的介绍中,我重新看到了曾经完全丧失的希望。在我想来,如果真得这位老中医、老专家的帮忙医治的话,那么父亲也未必就不能挺过来。
在徐荷芬专家的突出表现中,我印象深刻的是,她是江苏省中西医结合医院(及省中医院)肿瘤科的创始人及学术带头人。因为,父亲得的就是食道恶性肿瘤,所以我对“肿瘤”这个字眼就较为敏感。在我看来,她既然能够成为肿瘤科的创始人和学术带头人,那么在攻克肿瘤顽疾方面定然会有非常深厚的造诣。所谓术业有专攻,医学本是博大精深的,像父亲这样几乎已经失去生的希望的癌症复发病人,要找的就不仅仅是专家,而且一定要是专门研究肿瘤领域方面的专家。因此,看到这里,我找徐荷芬看病的愿望就更加强烈了!
第095章 一波三折
无需再犹豫了,我已经决定,就找徐荷芬看。只是,电话预约要到星期一(也就是明天)才可以打。虽然从下午到第二天早晨,并没有多长的时间,但对于心急如焚的我来说,感觉却是如此的漫长。满心想着挽救父亲的我,当时恨不得按个快进,将时间加速到最快。可惜,事与愿违。你越是想过得快点,就越是感觉时间流逝缓慢。
我心烦意乱地熬着,仿佛时间已经变成了浆糊一般,粘得人异常的难受。突然,手机铃声响了。
“姐,有什么事么?”我疑惑地问道。
“那扬州的电话,你有没有打得通?”姐姐没有回答,而是直接问道。
“没有。固定电话一直没人接,手机号码也换人了。我估计那老中医可能已经不开诊所了。”
“也许吧。可以再打电话试试,如果实在打不通,那就算了。”姐姐无奈地说。
“我决定了,就找徐荷芬!”我态度坚决的回答。言下之意就是,我不想再打电话了。
“我这次打电话主要是想提醒你一下,明天早上最好在七点半到八点之间打电话。即便是打通了,预约的也是下个星期一徐荷芬的门诊。因此,我才让你再打电话试试。倘若打通了,就可以在去南京之前先到扬州看看。”
听了姐姐的话,我觉得有些道理。毕竟多看个医生,也不算什么坏事。因此,我应答了一声“好吧”。然后才挂上了电话。
无论我感觉有多慢,好在,那如同浆糊般的时间总归是在往前流淌的。虽然不是一夜难眠,但晚上,我也醒了好多次。天,总算是亮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