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5页

转眼间,这头雷虎像是失控了一样,从训练场一头奔向另一头,轰隆隆的声音响彻全场。

雷虎在训练场中的奇怪行为立刻引起其他人的注意。

这可不是人在奔跑,人对于平衡的掌控是从婴儿期开始学习,由小脑掌控,经过许多年的适应,才形成平衡感。人在奔跑中,做到身体平衡所调动的神经元细胞和肌肉群复杂得无法想象。

机甲的运动机制简单许多:当机甲动力系统感知到驾驶者足尖用力时,雷虎相应腿的脚后跟会弹出动力齿,与此同时,机甲腿的踝关键弹起,对地面施加推力,整条腿被赋予动力,这个力量传递到整台机甲,两脚前后施加力量,让整台机甲动起来。

眼看着这台疯狂的雷虎越来越快,快到极限时,步伐失调,两只巨大的行动足跟不上速度的节奏,机体前倾,左脚一拌,轰隆摔了出去,人仰马翻,在钢铁地板上划出一串闪亮的火花,发出刺耳的摩擦声,雷虎翻滚了五十多米才停下来。

驾驶舱闪烁起红灯,系统发出声讯警告:“左踝关节连接器断裂,右膝传感器烧毁,右肩连接链断裂……机体总体损伤13,动力系统损伤37,损伤影响:无法奔跑,最快时速无法超过十公里……”

围观者纷纷摇头,有嘲笑着,也有不理解者。

还没学会走,就想学着跑的人并不少见,但像他这么疯狂的人却不多,好在是在训练场,机甲损伤不需要付费修理,找场边的训练师维修,就可恢复原状。

毫无疑问,超越极限的奔跑,立刻将雷虎的性能桎梏凸显得淋漓尽致。

首先,当岑牧步伐的频率超过一秒三步时,雷虎会忽略岑牧后续步伐数据,而这就是步伐紊乱的开端,原因不难理解,机甲毕竟是机器,做不出这种高频的运动,尤其是对于天擎类沉重的机甲。

其次,雷虎抬腿幅度不够高,导致步伐不大,对于减速有很大的局限性。

第三,雷虎的压力感应系统存在bug,还是犯了天鼬推进器压力感应器的老毛病,用纯力量值来界定发力,而非用力量增减幅度来界定发力,这意味着对于力量能力者来说,轻轻一踩,就可能让雷虎发出最大力量的推力,让操纵者无法适应。

针对这些弱点,岑牧记录下来,并且作为一名工程师,他心里也有了相应的对应策略:步伐感应器应该增加一个压力传动装置,当步频变快时,驾驶舱靴子要及时反馈出更沉重的抬脚力量,拖住他的脚步,以防止人们步伐变快,而超出雷虎传感器的反馈范畴;雷虎的抬腿幅度可以再提高四十五度,这样可以通过迈出更大的步子,以便于减速急停;优化雷虎的压力感应系统,使用和天鼬一样的力量幅度感应方案。

岑牧操纵机甲爬了起来,到一旁将机甲修理如初。

野蛮测试有野蛮的好处,能最快暴露机甲的问题,岑牧敏感地觉得当人体的步频和靠近雷虎的极限速度的步频时,再找到合适的步伐距离,雷虎就能发挥出最佳的运动性能。

然后,岑牧再次开始奔跑,操纵雷虎绕场奔跑,一点点将速度提起来,慢慢的,他找到了最佳步频,接下来,他开始调整胯部的幅度,速度也在一点点的尝试中越来越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