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75页

方运立刻开始传书,告知刑殿驻宁安的官员和法家的幕僚,让法家的幕僚准备意见,供他参考。

果不其然,刑殿官员表示一定会到场,很想知道审案过程,但也隐晦提及让方运小心审判。

而法家的幕僚们则尽职尽责,竭力反对方运在殿试期间审理这起案件,希望方运能拖到殿试结束,因为这起案件一旦不慎,刑狱一科的甲等就可能鸡飞蛋打,落为乙等,但被方运否决,并给出否决理由。

“两条人命重于一个甲等!”

法家幕僚一看方运下定决心,只好全力相助。

在一个时辰中,于八尺不断与方运交流,而法家也不断列出方运所需要资料,但有些书籍宁安县中并没有,只存在于一些学宫甚至圣院中。

方运还没有进入圣院,本来无法通过官印查阅“典籍院”的书籍,可他是虚圣,在城市范围内可直接利用官印查阅圣院中典籍院的一切书籍。不过,前提是需要消耗文墨。

普通读书人赚文墨极难,因为文墨一般需要上文榜才能赚,在论榜得到文墨的机会很少。

但是,方运早就成为文榜上的常客,文墨的数量之多,已经不下于许多大学士甚至大儒,完全不用在乎。

于是,在这一个时辰内,方运不断翻阅相关的典籍。

时间一到,方运走进公堂,敖煌和以前一样,紧跟方运,学习人族的学问。

方运坐在公堂之上,扫视大堂,下午的大堂有少许阴暗,两侧衙役排列,县丞陶定年竟提前前来。

方运向陶定年点点头,望向大堂之外,就见门外站着数十百姓,大都是被于八尺带来的,其中还有刑殿的官员以及县衙的官吏。

其中一些人轻声哭泣,偶尔骂人。

最后,方运目光落在一个人的脸上。

计知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