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94页

方应物思索片刻,组织一下措词,才道:“您若惩治那些坊主,等于与左相短兵相接,以目前的情形,这是一个并不高明的选择。毕竟,这密州已经不姓赵,早就改姓柳。”

敖煌疑惑不解,侧耳倾听。

方应物继续道:“当年密州有一大批工坊经营不善,面临关门。左相……那时候柳山还不是左相,只是密州牧,他做了一系列在众人看来很出格的事。首先,他发布邸报,说密州众多工坊之所以经营不善,有四个主要原因。第一个原因,是工坊管理制度落后,不能适应人族发展。第二个原因,是机关技术落后,需要引进更好的机关。第三个原因,是坊主和官吏贪腐。最后一个原因,是工人散漫无能。”

敖煌好奇道:“工人散漫无能?坊主只要管的好,谁敢散漫?坊主要他们做工,他们难道敢反对?明显是坊主根本无心管理,工人怎么能成为主要原因?”

方运呵斥道:“多听,少说。等应物完全说完你再下定论。”

“哦。”敖煌不情愿道。

方应物继续道:“于是,时任州牧的柳山就做出一个大胆的决定,把其中一部分工坊卖掉,并且允许坊主引来其他商行的钱收购。不过,在宣布此事之前,柳山反复在密州宣扬前面那几个主要原因。于是,导致密州百姓觉得,那些工坊的工人都不是好东西,那些坊主也不是好东西,那些工坊不值钱了,是密州的包袱,要是没了那些工坊,密州百姓会过得更好。”

第881章 不是为了当官!

敖煌小声嘀咕:“工坊好的时候,那些工人都是好工人,工坊不行了,他们就全都变成坏工人,他们要是这么会变,早就当官了。当然,他们之中肯定有问题。”

方运瞪了敖煌一眼,道:“应物继续讲。你曾亲历当年的事?”

方应物摇头道:“我哪里亲历过,但曾与我一起共事的吴先生当年是密州工司司正的幕僚,他分析得很透彻,柳山成功丑化了工坊工人之后,便开始让工坊辞退工人。工人们自然不服气,去堵县衙的门,去堵路。但是,柳山已经把工人污蔑成懒惰成性的无能之辈,密州其他百姓不仅不会同情他们,甚至会厌恶他们。”

敖煌一愣,道:“好厉害的手段,比方运都坏啊,不愧是左相,换成我就想不到这招!这招一出,就把工人孤立起来,让他们站在全国百姓与官吏的对立面。”

方应物道:“煌亲王举一反三,在下佩服,方才说的,便是柳山针对工人的方法。之后,柳山开始哄骗百姓,他不是说过有官员贪腐吗?于是他强硬地整肃吏治,是,他的确处理了极少数大贪官吏,但是,八成以上被惩罚的官吏,都是那些背景不深且反对他卖工坊的官员,还有与他派系对立的官吏。然后,他用那些官吏的人头当作自己的吏治功绩,顺理成章把自己人补充到空出来的官位,逐渐让密州成为他的天下。”

“什么?这怎么可能?”敖煌望着方运。

方运却道:“应物所言,与我所知所推断的,几乎一致。”

方应物继续道:“柳山之所以能从密州牧直升吏部尚书,不在于他卖工坊,而在于他把工坊卖给了对的人!能买得起工坊的,哪家不是一方豪强?敢买工坊的,谁上面没有人?不过,柳山很清楚那些人的嘴脸,所以有个前提,那就是允许坊主收购一部分‘股子’,保证以后工坊经营顺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