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28页

最后一部分则是宁安县的居民,现在没有农活,得益于圣庙的力量,县城内并不冷,得益于宁安县的繁华,他们只要稍稍出力都饿不死,所以他们成了生活节奏最慢的群体。

严肃,热闹,散漫,明明充满矛盾,却出现在同一座城市。

亲眼看到这一切,方运才知道为何去年计知白用尽全力,殿试的民生一科也不过得到丙上,连个乙下都没拿到。

民生所包涵的因素极多,治安、贫富、民风等等因素极多,哪怕计知白是左相的学生,这里的官员全面配合,也拿那些人毫无办法。

在宁安县城外三里的亭外,站着许多人。

方运目光掠过那里,脑海中浮现宁安县的各大势力。

宁安县虽有鹰扬军的一军,但最大的势力却不是军方,而是转运司。

这个控制整个密州运输的部门虽然只是四品衙门,但实权之大,甚至超过密州的州衙、州文院和州军等三个三品衙门。

密州只剩四府,另外五府或名存实亡,或已经被蛮族占据。

地方小,人少,那么读书人就少,文院权力自然不大。

在密州,军方力量最重,那属于文官系统的府衙力量就大大不如他处。

州军虽然也属军方,但只是密州的守护力量,跟鹰扬军或定远军等大军完全不能比,所以权力也有限。

偏偏三边各军特别依赖转运司,这就造成在密州转运司的实际地位高于其他官衙,至少由翰林坐镇,同时兼任三边转运司。

两块牌子,一个部门。

“密州转运司”的司正虽然是四品,但“三边转运司”的司正却是三品。

转运司的司正名叫耿戈,其正妻在十几年前暴病身亡,之后便迎娶了左相柳山的侄女为正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