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9页

“好快!”排名靠后的学宫学子纷纷称赞,启国去年在十国大比中争得第一,梁忠道先声夺人更显大国风姿。

崔望舌绽春雷道:“方兄,你莫要等了,我们景国争不得学宫第一,但希望你能得学子第一!”

“景国人真是越来越狂妄了!”

“景国人,等你们能进学宫前五再来大放厥词吧!”

“诸位莫要喧哗,比赛要紧。”

各国人发声,崔望满脸通红,虽说他身为景国人没错,但景国不过位列学宫第十他却说这种话,被人指责后毫无反驳之力。

“我便第二个吧。”方运本想仔细思索,但自己国人好心却受辱,不得不提前出头。

所有人停下思考诗词,一起看向方运,大多数人眼中充满期待,少数人则在心中诅咒方运失败。

与此同时,在大比文界外的会场座无虚席,近十万人坐在会场阶梯上。

十国大比虽然在文界中举行,但文界中发生的一切都形成三十丈高的巨大光幕,树立在孔府学宫的大比会场中。

这光幕如同圣庙颁布的举人榜或进士榜,但凡在孔府学宫十里内,所有人都会看到,只不过会场中的人看得更加仔细。

在孔府学宫附近,数不清的读书人手持今日的《圣道》和《文报》,仰头观看那大比光幕,无数人在低声议论。

“是方运!我认出来了,比中秋文会上更加俊朗!”

“可惜这个天才了。在十人为一队的大比中,他纵然才高八斗,也只是十分之一,在大比中也只是百中之一。”

“景国积弱多年,不是他一人可以挽回的,最多能排第九,绝对不可能挺进前八。第八与第九的差距,几乎就是第一与第六的差距,完全不能比。”

“这行万里路中的第一段他理应第一,不知后面怎么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