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5页

在她们眼里,会裁布做衣,缝纫刺绣已经是顶厉害的女子了。

毕竟在她们的原生家庭里,连块好布料都找不到,仅有的布头都被母亲细细的收好,用根针有时候都要找邻居借,更别提有人能教授她们针线活了。

“我娘和我说,村头大财主家的闺女儿去绣庄学刺绣,一个月要一两银子呢!”一个知道市场行情的女孩说道。

众女被这价格吓了一跳:“居然这么贵吗?”

“这还是初入门的,如若学的时间长,想要手艺精进一些,便要五两银子一个月,若是有名气的绣娘来教,十两银子也是要得的!”女孩接着说道。

姑娘们倒吸一口凉气:“十两银子,怎么不去抢?”

她们此生拿得最多的银钱,也就是最近攒下的这几百文罢了,十两银子是她们想都不敢想的价格。

女孩翻了个白眼:“你们也不想想,学刺绣得要好布料吧,得要针线吧,刚开始不会,肯定要绣坏的,只要绣坏了就白费了银子,怎么可能不贵?”

众女一听,确实是这个理,于是纷纷点头:“怪不得刺绣衣裳卖的那么贵,原来绣娘就这么难培养。”

有一年岁小的圆脸姑娘讷讷出声:“我爹娘一辈子都没攒够十两银子,要不然也不会把我卖了。”

她想起来那时候家里闹饥荒,自己被卖掉的场景,心中悲愤,不由得流下泪来。

那说价格的女孩推她一把:“你哭什么?卖了才好,你在家还能学刺绣不成!你可别是吃了两天饱饭,就忘了在家挨饿的日子了,胃里没东西,抓心挠肺的,我可不愿再体验一次。

现在的日子多好啊!每日都有肉吃,跟你说句实话,即便我亲爹娘来接我,我也不愿回去。”

其他姑娘们闻言纷纷点头:“是呀是呀,这么贵的东西,东家都愿意让我们学,咱们东家真是个好人!我愿意一辈子留在这。”

“就是,回家做什么?去河里洗衣服,还是去山上砍猪草,他们都狠心把我卖了,我才不回去!”一个梳着双丫髻的姑娘骂道。

她是被父母卖了给哥哥娶媳妇儿的,所以对家里人一点感情都没有。

少女们到底年纪小,大多心思单纯,谁对她们好,她们就向着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