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47页

“看来之前的失败,对你的打击很大。我记得你以前可是经常怂恿我来华夏投资呢。”朴父笑了笑,道,“早在十年前,很多朋友来到华夏投资,那时候真的是遍地黄金啊。华夏的官员也非常好骗,他们见到是外商投资,巴不得将土地、税收政策全部白送给我们。现在不一样了,华夏的经济实力变强,官员的素质也提升不少。现在已经捡不到黄金,需要费点心思去挖掘才行。但是,正因为如此,风险系数也就小了很多。现在华夏的经济环境很稳定,机遇也有许多,就看能不能抓住了。”

中年翻译点了点头,道:“会长,你分析得很正确,现在华夏的确规范了许多,这个时间进入的话,可以规避不少风险。不过,我很难理解,为何选择汉州呢?”

朴父轻叹道:“还不是为了泫雅啊?”

朴泫雅既然打算要在汉州呆一段时间,朴父不如索性在这边建造一个据点,如此一来,也对朴泫雅有个照应。

第二天清早,在市政府办公大楼三楼小会议室,常务副市长臧毅接待了韩国思澜财团董事长朴大忠先生一行。

思澜财团是韩国四大支柱集团之一,与现代、三星并列。这三家企业曾占全国gd总量的80。在韩国,基本上你看到的企业,大部分都与这三家集团有所关联。其中思澜财团主要面向欧洲、美洲等市场,所以在华夏的投资并不算很多。

随着近几年华夏市场逐步开放领域,所以思澜财团也准备慢慢进入华夏市场分一杯羹。

韩国的企业都有共性,大多是外向型企业,因为韩国的地理面积及人口数量有限,利用内需是很难维持自身的发展。随着欧洲次贷危机的影响,思澜财团这两年的发展受到了严重影响,所以他们试图通过进入华夏为企业带来二次发展的机会。

臧毅与朴大忠握手,用英语笑道:“很高兴见到你——朴会长,距离我们上次见面,已经有三年时间。”

朴大忠笑了笑,用韩语道:“是啊,已经三年过去了,你更加精神奕奕,而我却老了很多。”

臧毅和朴大忠两人客套寒暄了几句,在翻译的帮助下,进行了商议,今天出席会议的汉州市政府方面有两位副市长参加,足见对思澜财团的重视。

朴大忠道:“我前两日和发改委的魏部长通过电话,他的意思,可以在能源及汽车制造等领域给思澜财团一定的支持。你是魏部长的得力干将,所以他推荐了你。”

臧毅笑道:“魏部长也跟我提过此事,他让我一定要提供最好的政策,让思澜财团在汉州落户。”

朴大忠给身后的秘书使了个眼色,那秘书取出了一份商业方案,臧毅接到手中翻了几页,眼中露出了惊讶之色,因为他没想到这次思澜财团竟然会这么大手笔。思澜财团的机械产品一直代表着韩国工业的最高发展水平,在柴油发动机、挖掘机、车辆、自动机床、机器人等领域创造了公认的成就。而这份商业方案,则是准备将在汉州建造华夏最大的工厂,资金预计将达到五十亿美元。

臧毅也是看惯大项目的人,当初在发改委,亲历不少国家级项目,而思澜集团的这份商业报告,已经可以归入国家级项目,不仅在淮南,在全国也实属少见。如果思澜集团愿意在汉州投资,那就意味着工业制造战略彻底布局成功。方志诚和臧毅的经济论战,也将宣告结束。

大约一刻钟之后,臧毅合起了方案书,笑道:“朴会长,难怪你会亲自来到华夏洽谈这个项目,这的确是一个让人心潮澎湃的项目。如果真的成功,这将对推动汉州的发展起到极大的作用。所以我们会重视此次合作,争取最好的政策优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