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7页

邓少群见方志诚委婉地点出了核心问题,笑道:“既然你说到了老马退二线这个事情,那么也得多说几句。老马,在霞光区干了一辈子,他对这个地区是有贡献的,当初我和他一起开展工作时,得到了他许多帮助,所以我不希望给这些老干部有种人走茶凉之感。在政府工作上,我会尽全力支持你,但你也要注意方法与手段,抛弃出身成见,对一些老同志要保持应有的尊重。”

方志诚见邓少群终于说出了目的,他今天喊自己过来谈话,其实就是希望方志诚在区政府的干部安排上动作要小一点。

邓少群还有一个言外之意,虽然马振东退居二线了,但邓少群还是霞光区的一把手,他负责干部的提拔与调派,方志诚想将手伸得太长,插入人事工作,那是他不容许的,这是禁区。

方志诚感受到了邓少群的压力,他最后一句话虽然是笑着说的,但有种不容置疑的味道。邓少群这两年的性格已经收敛了很多,早在前两年,他说话可不会转这么多弯弯道道。这与他的工作经历有关。他走的是纪委路线,慢慢从纪委普通干事,一步步地走到纪委书记、党委副书记,最终成为区委书记。所以他的言谈举止之中,会透露着一股“杀气”,尤其是对下级官员,在他的那两道目光中会心虚,会敬畏。

方志诚捧起了茶杯,泯了一口茶,目光坦然地面对邓少群,说出了自己的心中想法:“邓书记,你刚才也说过了,认为我是个率性的人。我今天也跟你说几句心里话。对于政府现在的成员安排,我是有想法的,早在上任第一天,我就跟你表示过,需要重新安排区长分工,这也是我现在及未来都会努力去做的。当然,这放在你的眼中,可能会显得不太尊重老同志,但我认为,现在时代改变了,一尘不变的政府,在竞争之中会淘汰,我们作为领导者,必须要站得高,看得远。工作需要讲感情,但又不能只讲感情,若是害怕老干部寒心,就让地区的发展速度降低,继而影响老百姓的生活,这种事情我办不到。”

邓少群显然没想到方志诚的语气会转变得如此刚硬,他皱了皱眉头,毫不掩饰心中不满,语气生硬地说道:“志诚同志,我知道你心中藏着一团火,但这把火必须要有技巧地释放出来。总之,对于焦正才同志的岗位调整请示,我是坚决不同意的。”

方志诚见邓少群态度变得凝重,他淡淡地笑道:“对于党务工作,我经验不足,既然邓书记觉得焦正才同志值得挽留,还请组织出面进行劝解。焦正才同志的觉悟那么高,相信他一定会感激组织的重视及盛情,做出符合集体利益的决定。时间已经不早了,我就先告辞离开了。”

邓少群目送方志诚离开,脸上早已藏不住怒火,他没想到方志诚的性格竟然如此刚烈,而且根本没有将自己放在眼里。

方志诚最后一句话,意思很简单,你不是一直在拿党委书记的身份压自己吗?那我怎么能做你党委书记的事情呢?区长只要负责政府工作就好,干部的思想工作,还是交给你这个党委书记来做,便好了。

谈话的结果出乎意料之外,邓少群原本以为自己用一把手的身份,能压着方志诚去与焦正才做好说服工作,结果方志诚不惜与邓少群撕破脸皮,让邓少群自己去处理焦正才的问题。

“看来,有些事情需要提前了。”邓少群冷冷地说道。

第486章 外乡人逆势之为

方志诚是个记仇的人,早在第一天邓少群无视自己,这仇便在他心中结下了种子。

方志诚想得很明白,既然邓少群对自己存着敌意,那他就没有必要热恋贴冷屁股。邓少群是党委一把手,从原则上方志诚需要听从他的安排与指示,但现在的主流趋势是,经济建设为中心,政府一把手的权力同样很大。在某些地方,政府一把手比党委一把手更加强势的情况屡见不鲜。方志诚没有必要在邓少群面前太过低声下气,那样只会让他的工作越来越难做。

与当初在东台的时候相比,方志诚的心态随着环境的变化悄然转变,当初面对孙伟铭的时候,方志诚因为是常务副区长,级别和权力上有差距,他在适当的时候,还是要给孙伟铭一点尊重。但现在方志诚已经是代区长,正处级干部,他必须要表现出气度与魄力,否则会变成像邢继科那样的傀儡,任由别人牵扯、摆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