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3页

提及此处,方志诚脑海中突然出现一个闪光点,提醒道:“老板,不知你听过模式没有?”

模式是在1992年由英国提出的,指政府与私人组织之间,为了合作建设城市基础设施项目。简单而言,以项目为主体进行融资,可以吸纳民营或者个人的资产。等到项目有收益之后,然后再按照前期的融资比例分配收益。如此一来,政府可以减轻财政负担,社会主体的投资风险也可以减小。这种模式比较适用于交通、卫生、公共安全、教育、公共不动产管理等领域。

宋文迪是经济方面的行家,自然模式有所了解,得到方志诚的提醒,很快想到了解决良策,笑道:“这个主意不错,但想让省委认可,却是不易。毕竟,现在国内采用这个模式的还很少。”

方志诚继续说道:“我查过相关资料,去年燕京地铁建设的项目,其中四号线与其他地铁建设模式就有很大的差异,采用了模式。有了这个样本,银州便有了改革的由头,尤其是在交通方面,可以尝试这一具有创造性的举措。思源书记是改革意识较强的领导,相信他一定会认同这一方案的。”

宋文迪满意地点了点头,笑着赞许道:“若不是你非要留在东台,我曾考虑安排你进入市计委,你在政策方面很敏感,适合在这一部门发展,有大局观,有针对性。”

方志诚连忙摆手,谦虚地笑道:“我也就是随口说说,市计委都是一些专家,我又怎么能与他们相比?”

宋文迪确实摇了摇头,道:“这年头专家已经成了贬义词,并非专家便一定能有良策。不过,你放心,我也只是随口说说。计委的工作教条而死板,你还年轻,若是放在计委,不一定能够发挥才华。我也想清楚了,东台是一个不错的舞台,你若是能沉下心在东台,一定能干出一番成绩。市委组织部那边我已经问过了,下周便会有调查组对你进行考察,你无需紧张,但也要做好准备。”

市委组织部调研,自然是考察方志诚晋升副县长一事。宋文迪说得简单,但个中复杂程度可想而知,二十六岁的副处级干部,在整个银州也是首例了。

在市委书记办公室又坐了半个小时,方志诚得到一些可靠消息,东台申请保税区的事情基本已经大定,在省委的协助之下,年底便能通过审批。方志诚心中暗自琢磨,回到东台之后,可以将这个消息放出去,如此一来,也可以让招商的局势变得更为明朗。

见时间不早,方志诚才告辞离开。

宋文迪回到办公桌前,却是眉头微微一皱,显然方志诚今天的到来,让他思绪良多。原本宋文迪将方志诚看成还需自己好好庇护的良驹,通过今天的事情,他陡然意识到,方志诚已经开始转变自己的身份与角色,成为一个有独立主见与执行力的优秀干部。

方志诚的成长速度太惊人了一些,只不过在东台待了一年多,便形成了独居风格的发展路径及思路清晰的发展规划。

雏鹰长大,羽翼日渐丰满,应该主动放手,让它搏击长空。宋文迪想明白了,对方志诚的定位不再只是秘书,而应从更为长远的角度进行考虑。

方志诚既然有心插手地下钱庄,宋文迪不会支援,但也不至于阻止他行动,只能做一些配合性的工作。况且,宋文迪认为,以方志诚之力,恐怕还无法撬动地下钱庄这一庞然大物。这倒不是小看方志诚的能力,而是地下钱庄存在多年,政府为何一直没有良好的办法根治这一顽疾,那是因为力量有限,无法连根拔起。

对于地下钱庄一事,宋文迪知道方志诚不可能就此罢休,他拨通了公安局副局长丁丰的电话。

丁丰见是宋文迪的电话,语气恭敬无比,轻声问道:“老板,请问有什么吩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