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产车间里,马季民正指挥着一帮工人们在整理场地,把不需要使用的设备归拢集中,存放到另外一个区域内。这样一来,整个机修车间能空出来五千多平米的地方用来装配和调试电脑绣花机!
有了这五千多平方的生产场地,一鸣公司刚刚招聘来的200名职工就有了施展的空间,把一鸣公司电脑绣花机的产能搞上去。
巡视一圈,许振鸣来到马季民的跟前,嘱咐他:“马厂长!这个生产基地主要是负责组装小型电脑绣花机!我准备在一鸣公司的制造基地里生产总成化的零部件,在这里总装电脑锈花机,和进行调试老化工序!”
马季民听不懂什么叫总成化,因而皱着眉头问:“怎么?难道又多了一道装配工序流程?”
许振鸣点了点头确认此事。
“成本增加多少?产量肯定能提高,如果成本增加的不多也是可以接受的!”
马季民的生产管理经验比李全要丰富,能从经济角度来考虑问题。
宋大姐是搞统计的出身,对产值数据比较敏感。她听说这种新工艺能提高产值,于是就笑着说:“产值增加是好事!只要成本增加不太大,这种工艺值得推广!”
“功效能提高20左右,成本肯定会下降的!”
看了看眼前的马季民和宋大姐,许振鸣微笑着说出自己的判断。
增加一道工序,提高产品制造功效,若是不能降低生产成本,那他还会费什么劲?
“啊?怎么肯能会降低成本?”
“工人增加了,工序变多了,怎么会降低电脑绣花机的制造成本呢?”
听完许振鸣的一番话,马季民和宋大姐非常诧异,目光好奇的看向许振鸣。
许振鸣微笑着拿出一份生产统计报表,指着一项数据说:
“这个报表是统计的!组装一个电脑绣花机的机头需要15个工时;装配时,机头这块又要花费02个工时;调试时,机头这块还要花费0个工时。林林总总,一个机头要花费2个工时!”
“这方面我知道,最少要用2个工时来调试机头的!”
马季民亲自参与装配和调试过,对电脑绣花机的机头这方面的技术很精通。他同意许振鸣统计的数据,目光诧异看着许振鸣,先看看他要怎么办!
电脑绣花机的机头是核心部件,除了电气控制这方面,这个部件的技术含量最高,直接影响了电脑绣花机的产品质量。
关于这方面,宋大姐不懂技术,没再插言发表意见。她也不是不懂装懂的人,硬要瞎指挥。此时,她也目不转睛的看着许振鸣。
“我准备把电脑绣花机的机头这块作为节点,搞一个机头总成装配调试。针柱系统装配需要02个工时,传动系统02个工时,电路01工时……等等,再加上调试,一共需要16个工时!”
“通过细分装配和调试工序,我们的时间虽然增加了01个工时!但是,我们在以后的装配和调试工序中,机头总成这方面就不需要花费时间!你们说,我们是增加成本了,还是降低成本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