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9章 不忿

姜洵仍不答他,而是转了眸,去看那吓到面色白如鱼腹,抖颤不止的温老太爷:“温厚,朕给你一个开脱的机会,你可要?”

温厚愣住。

听了这话,温厚还未反应过来,见有生机的温茂周却是目中精芒闪过。

“扑通”一声,温茂周已跪在地上,急不可耐地开口道:“陛下饶命!此事与臣几个绝无干系,俱是庆王爷一意孤行,臣与臣兄臣父劝过他数回,无奈这反贼并不听劝,还威逼臣几个一起!”

温弘贤一惊:“三弟!”

“老朽、老朽亦是。”

这话,是回过神来的温厚,出声附和了。不仅如此,温厚还不由分说地扯了温弘贤,一道落了膝,向姜洵跪地求饶。

为表衷心,温厚还扬声说了句:“陛下,臣愿亲自轼了那反贼,为陛下清叛!”

姜洵掀了掀唇角,于此刻,才将目光投向庆王:“可见着了?这便是你听之信之的身边人。就这样,你还想取代朕,想与朕斗?”

语气讽哂,声音轻慢,且气势迫人。

如梦初醒般,庆王魂灵归位。他的心脏似有几息是趋于麻痹的,整个人,亦在被眼前一幕幕击溃的边缘。

不可置信地盯了温厚父子几息后,他腮帮紧咬,于心绪沸腾后,羞愤交加地盯着姜洵:“陛下当真是耍人的好手,今日这一出好戏,恐怕你筹谋已久罢?且让本王来猜上一猜,可是在吴白城中,在本王归宗之前,便已策划好的?陛下用心良苦,实令佩服不已。”

“嗤——”

丁绍策蔑笑着望向庆王:“王爷的意思是,为了今日,陛下于那吴白城外,特意中那魏言安的计坠崖?”

“认你身份、封你为王,予你种种好处,是处心积虑让你生出不该的异心,再让你与贼子勾连,叛国窃位,逼得陛下去边疆退敌、被敌细刺杀?而这种种种种,俱是为了今日费如此大功夫擒你?”

“庆王爷当陛下是有何等恶趣味不成?想来是你在以己度人罢?你这般想法,可真真是荒谬至极。”

一字一句,丁绍策咄咄逼人,直将庆王刺到面色青红交错,连胸口都闷到仿佛无法呼吸。

牙关紧扣,嘴角沉如覆舟。难堪至极,气到浑身打颤的庆王突将声音拔高,指着静立于侧的文国公等人,目光灼灼地质问姜洵:“凭什么他们都向着你?这些年来,你享有了富足生活,一朝魏修倒台,你便是无上至尊,是这大昌君主。而明明本王也是先皇后所出,可他们百般阻挠本王归皇室入玉碟,还要经你同意,他们才松口!”

“如施舍乞儿一般被对待,换作是你,试问你可能平衡得了?”

见庆王满脸不平地说着这些,丁绍策更乐了,可这回,有人比他先一步开口。

是文国公。

文国公眸子定定,声音不疾不徐,却是铿锵有力:“敢问庆王爷,你可曾受过仇人毒害?可曾用口吃食都怕人下毒?可曾日夜提防府中伺候的下人对你出手,只为营造你意外身亡的假象?又可曾背着屈辱,在杀父仇人面前扮傻作愚,战战兢兢讨命?”

“还有,扳倒魏修,为先帝后报仇,你可曾出过半分力?卫疆退敌,替民清危,你可曾真正做过些什么?”

文国公口吻极冷,字句侵人肺腑,戳人脊骨。

被堵到哑口无言,庆王忽捂住胸口,剧烈地咳嗽起来,像是肺都要咳出来似的。

不待喘息平定,他仍视怒姜洵:“杀、杀剐随意,本王不想与你们争辩这些!”

姜洵静静盯他几息,嘴角挑起:“你若还不服,不如亲与朕较量较量?”

脱了桎梏,庆王的手中,被人塞了把刀。

他虽是文人,平时提笔行书作画也需要几分腕力,何况男子本也不至于提柄刀都提不起。可不知怎么回事,此刻他整条臂却越抖越凶,于他提来,那柄刀便恁地坠手,需得两手合握,才能拿得稳。

姜洵站在原地,手中却连兵器都无。

这般手无寸铁地要与他较量,像极了羞辱。

庆王一时心气上涌,他恨极姜洵,一心待想斩杀此人。可他方提着那刀向前走了几步,人还未到姜洵跟前,却心口剧痛,目光好一阵眩晕,猛地咯出两口浓血来。

姜洵也不催他,仍直直立着,等他近前。

庆王以刀支住身子,正想再提起劲来时,忽听得一声尖利急促的慌声禀报传入殿内:“陛下,不好了!曲姑娘被人劫持了!”

是急得魂魄俱丧的苗钧水。

姜洵腾地转身过去,只他还未开口,却听庆王急声发问:“三妹妹?三妹妹怎了?”

话才出口,有黑影闪至眼前。而下一息,庆王便被人单掌扼住了喉。

在他的身前,姜洵目光阴恻,嗓音单寒:“朕本不想亲手杀你,可你不配唤她。”

喉咙被掐,庆王大张着嘴艰难挣扎。他举起两手,想要挥刀去砍姜洵,可那刀方提起来,他手下便没了力气,整把刀就那般自手中脱落。

喉管如被火烧,呼吸被挤压,脑中白光频现,庆王双眼上翻。

随后,只闻得两下清脆的‘喀嚓’声响,姜洵将人搡在了地上,再多一眼也不看,便转身离去。

庆王下颌血迹鲜红,双目泛白,俨然,已是一具断气死尸。

……

赶往东华宫的路上,姜洵步伐极快,快到苗钧水疾跑都跟不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