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追根究底最好,尼玛吓死小爷了。啃啃,还是言归正传,弄死这仨、解决隐患,才是当下首要之事:
“师父可想到了应付他们之法?”
诶?应付?而不是对付?
成昆撇过头,再次审视了几眼自家这个翅膀快要长硬、即将成气候的关门弟子:
‘好小子,这是瞧不起谁呢?’
而这手看似在给台阶、实则却更是在挑逗神经的激将,用得也有了他暗地里挑拨六大派与明教关系时的三分韵味,着实值得欣慰。
所以,给这小子透点底,给予点革命信念信心,应当恰到时机:
“嘛,你觉得,悄无声息处理掉张翠山的明教高手,能不能给咱们带来点惊喜?”
这语气,这调调…
再结合小说与正史…
盯着自家这位便宜师父、眸子渐渐瞠大的徐辰,只觉一股透心凉的寒意袭遍全身!
小说中:成昆作为蒙元朝廷的重要合作伙伴这重身份,目前只有当朝汝阳王跟成昆自己二人知晓,从未跟乖徒弟陈友谅透露过。并且按照原剧情发展,这个秘密甚至一直埋到大结局结束都不为外人所知。
想来也是,否则陈友谅日后也不会那般的毫无心理负担、极为干脆地就扛起‘推翻蒙元暴政、还汉家儿郎江山’的反旗,坚定地走上这条不归路了。
而正史中:陈友谅揭竿而起、一路声势浩大、近乎平推了两湖之地的蒙元朝廷势力,并且以人口稠密、财政富庶的此地为根基,一度聚兵超过60万,随后更威逼实力稍逊一筹的朱元璋、一举打拼下了中原的半壁江山,若非棋差一招、或者说中途堕落懈怠了,这天下最后究竟会落到谁的手中,可真的很难说清。
于是此刻,若跳出棋盘细看,便不难看出成昆一边与蒙元朝廷合作,另一边又极力培养陈友谅、并安排这个弟子打入丐帮混上高层的用意了…
根本就是在两头下注!
换而言之,被给予资源扶持与厚望、最后还就造反成功差点得了江山的陈友谅,便是他成昆早早便谋划好的一条后路!
至于原剧情中,其最后还是凉凉了这种事情,只能说主角光环太bug,人力有时尽;否则无论是六大派围攻光明顶,还是后来以少林派为主、弄出的那个屠师大会,都该是这位混元霹雳手稳坐钓鱼台,成为最后的赢家。
“呼…”
厉害!
不愧是金先生,笔下刻画出的这个oss,当真是令人意外与惊喜呀!
“很好奇是吧?”
捋须一笑,便宜师父的得意往往体现在不经意间的某个小动作中,且满足了自己的小情趣之后,这位又是风格一转,利索地结束了这个话题、开启了另一个话题:
“对了友谅,在你看,若是为师此刻挑拨各大派去围攻明教,是否能够说成?”
挑唆各大派围攻明教吗?
老实说,不容易,但不是没有可能;只是,徐辰岂能让成昆得手?他可是一点准备都没呢!
乾坤大挪移的心法还要不要了?
当然了,这个时候去否定面前这位,那同样是取死之道。别看老家伙话语中包含着‘你看’‘你以为’‘你认为’这些个寻问性质的词组,其实对方要的只是‘他认为’,根本就不需要‘你认为’!
这个时候,乖乖表示肯定就可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