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页

把工序再细分成十几道,每一道工序都有一个独立的作坊区。工人数量多了,熟练程度上去之后,那产量蹭蹭蹭的就增加了。

十三阿哥原来是众皇子中最穷的一个,没办法啊,亲娘死的早,宫里给的那点安家银子早就被他霍霍光了。

但凡有个事儿都是四阿哥帮衬他,自从入股薛迅的生意之后,他的荷包一天比一天鼓。

以前总怕听见谁家又添丁进口了,那就意味着你要掏银子了,还有每年康熙、太后的生辰……这些都是要花大钱的。现在兜里有了银子,腰板都硬了几分。

九阿哥更不用说了,本就财大气粗,现在更是富得流油。不过对于九阿哥来说,他享受的是挣银子的过程,多少银子他都不嫌多。

薛迅挑挑拣拣给宝钗和薛蟠请了一个名气不是那么大,但是名声口碑都很好的夫子。

其实刚开始他想请那种特别有名的大儒来着,被宝钗拒了:“爹啊,就我哥那脾气,您就不怕大儒来了几天就被气走了?得要那种性格不古板,讲课深入浅出……。”

薛迅扒拉了好几圈才找到这位李夫子,上了两天课后,宝钗表示这夫子可以。

他在了解薛蟠的水平之后,每天讲的课内容不会太多,也不是那种深奥晦涩难懂的。薛迅一开始请他时就说了,也没指望薛蟠能考啥进士状元之类的,当然他也考不上。

就想让他读书明理,当然如果努力努力,能考个秀才就已经很满足了,能考个举人回来,祖坟都得冒青烟。

人家长都这么说了,李夫子压力不大,那就慢慢教呗。薛家给的待遇很好,李夫子就一直这么认认真真的教导两个孩子。

他经常跟薛迅感叹,要是宝钗是个男儿身,考个状元都不是难事儿。薛迅忍不住呵呵,你当我没想过?宝钗要是男儿身,他们薛家祖坟早就冒青烟了。

为了不让薛蟠出去乱跑,消耗掉他多余的精力。宝钗在五岁时提议,让薛迅给找个合适的拳脚师父教他们练武。

薛蟠一听高兴了,他力气大,文比不过宝钗,练武肯定比他妹强。结果跟着拳脚师父学了小半年,他妹一圈都能把他打趴下。

薛迅都忍不住头疼,闺女太聪明,其实也不是好事,才学了半年,就把人师父的看家绝学都给学到手了。

宝钗一直等着那一僧一道,想看看他们到底有什么神通,结果一等二等总也等不来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