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4章 孟子欲往北凉,求道之心坚决!

如此重重,都意味着秦魏之间,只能是死敌。

而且最重要的是北凉王嬴季昌便是秦国的少公子,是秦君嬴渠梁的亲弟弟,如此一来,魏国立即就处于下风。

更何况在当世,在安邑之时,北凉王还是一个少年之时,差一点被魏王以及庞涓斩杀,两者之间更是有大仇。

“孟子,北凉王如此,你可知对方的用意?”

闻言,孟子连头都不抬,只是安静的看着奔涌不息的河水,大概是过了一刻钟的时间,方才语气幽幽,道。

“栎阳的大妖被卫鞅斩杀,如今卫鞅被封商君,身上秦国国运加身,修为更进一步,已经达到了孔圣的地步。”

“假以时日,便会如孔圣,道家祖师一样,成为惊才绝艳的盖世人物,更何况卫鞅与北凉王交好,天下皆知。”

孟子语气低沉,看似对着河水在说,而是在提醒惠施:“有北凉王这样的天纵奇才在,卫鞅根本不可能陨落,秦国之强,已经开始发生彻底的变化。”

“大梁之中大妖隐藏极深,这个时候,老夫已经是没有察觉!”

“更何况北凉之中,还有三十万北凉军清一色的金丹之上的绝世强者,足以横压一切,北凉王不会介入争霸,但是魏国的行为也不能太过于过分。”

说到这里,孟子话锋一顿,然后深深地看了一眼惠施,低声告诫,道:“惠相,根据老夫的望气,魏王只有一年时间了。”

“所以,这一战应该让魏王发挥最大的战力,配合我等将大梁的妖魔荡尽!”

惠施目光如水,对于孟子之言,心中没有半点的意外,对于魏王的情况,惠施比孟子了解的更多。

但是这一刻,他从孟子身上感受到了一丝去意。

一念至此,惠施朝着孟子语气凝重,道:“孟子,你打算离开大梁么?”

惠施心里清楚,孟子继承了孔子的仁政学说,是一位非常有抱负的政治家,在诸侯国合纵连横。

在战争不断时期,作为锐捷的思想家,孟子意识到了当时的时代特征和趋势,建构了自己的学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