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一章 再献妙计

事已至此,群臣皆无意见,一个樗里疾还能说什么呢,他只得望了一眼秦王,宣泄心中的不平。

“大王,信使来报,齐国楚国派出使臣,往来咸阳,臣估算时日,三日之后,能同时到咸阳。”

宋国之战,局势已经明了,齐国前前后后在宋国用兵二十余万,其后秦国支援六万,楚国支援八万,再加上宋王戴偃的军力,在这人数上,早已胜过了齐国了,受到北地燕国的威胁,齐王再也无力增兵

齐国在宋国是必败之局,诸国当中,能援助宋国,除了一个秦国就只有楚国了,齐国派遣使臣,其目的是让秦国退兵,秦兵一退,齐军在宋国战场上,就能处于优势地位,进而一举吞下宋国,看来田辟疆是着急了。

姬职在出使楚国时,早已带去了秦国的善意,两军又在宋国战场上结盟作战,两国关系比以前也好了许多,这次随齐国一道派出使臣,是怕秦国再度反复吧。

当时五国谋秦,秦国先联络齐国,令齐国攻打宋国,等秦国破了五国大军,就像是忘记了这齐秦盟约,又攻打起了齐国,这一番操作,世人皆以为寡人反复无常,见齐国派出使臣,这楚国也紧跟着来了吧。

“两国使臣,都是何人?”

在这时候,不管是齐国,还是楚国,都可谓是人才济济,楚有春申,齐有孟尝,除此,齐国还有苏秦苏代,楚国更是有一个千古留名的大诗人屈原,说不定此番就能遇到“熟人”。

“回大王,齐国苏代,楚国屈原。”

还真是两个熟人。

苏代,苏秦的族弟,曾是燕王哙的臣子,也就是姬职老爹的臣子,后来燕国出现了公子之乱,就逃到了齐国,与其兄一样,也是纵横家之学。

至于后面的这个,更是了不得,不仅是一个伟大的诗人,更是一个有名的政治家,屈原主张招贤纳士,力图变法来强大楚国,可惜,时运不济,楚怀王这个人难有大志,屈原始终郁郁不得志。

可惜了,这样的能臣,要是到寡人麾下,寡人是欢喜得紧,屈原最重要的不是才华,而是其忠心,能为祖国赴死的臣子,在战国时,还真不多。

“齐国使者为宋,楚国使者也为宋,对于此,左相还有何见解?”

嬴荡看甘茂,他似乎早就有了主意。

“大王英明,然楚使,或有其他来意,楚国屈原,与臣交集不浅,此人聪慧,能言善辩,臣虽号称百家之学,但这屈原,亦是一样不差,臣以为,楚国此来,一是为了攻宋之事,二是要与我秦联盟。

秦楚关系,历来复杂,昔张仪在时,齐楚曾为盟,后仪入楚,说与楚王,若是与秦结盟,则割让土地给楚,楚王信之,背弃齐国盟约,但并未得到我秦任何土地。

大王攻宜阳,冯章又入楚,还是同样的办法,又骗了楚王一次,如此,秦楚之间,仇恨更深,洛阳一战,俘虏楚人最多,最后被大王尽数送回,算是消了一些楚人之恨。

当今天下,当属秦齐楚三国最盛,秦在西,齐在东,楚国位于秦之东南,齐国之南也,如此地缘,楚不连秦,就得连齐,此次攻宋,燕王用力,秦楚联合,大破齐军,让楚国君臣,看到了与我秦国结盟的可能,所以,屈原使秦,其一为宋,其二为结盟。”

说的嬴荡有些疑惑,楚王被骗了两回了,怎么还想着要和秦国结盟,楚怀王是有这爱好吗,就算他有,屈原不会有吧。

“寡人不明,请左相细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