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章 引进人才

“殿下讲。”

“所有来我大明的传教士,都必须是学者,须有一项专长,土木、冶金、医学、数学、天文,什么专长都可以,只要是现在在欧洲实兴的科学,我大明都欢迎,那些什么也不会,只会念经的神父,我大明一个不要。除了传教,每位神父都得像汤神父这样,将所学知识传授给大明的士子,如果汤神父能答应,我可以保证,朝廷一定会大力支持教会在大明的传播,而如果有一天,大明的每一位士子都能精通一门从西洋传来的科学,那我就相信上帝的神威,加入天主教,接受上帝的福音。”

清末时,清廷派小留学生到国外学习,但那时清朝科技已经落后西方三百年,想追也追不上了,但此时不同,各种科学在欧洲刚刚兴起,都还处于奠基阶段,只要敞开这扇门,将这些先进理念传播进来,以明朝士子们的聪敏,延续甚至超越欧洲科技的发展,并不是什么太大的问题。

科技的落后,从来都不是某一个方面,某一点的落后,而是从上到小,从观念到认识的落后。在华夏,很多基础科学一直都被划为下贱者的工作,只有读书高,但读书读的都是风花雪月的诗文,对科技生产一点帮助都没有,所以严格意义上说,华夏科技的落后,其实是观念的落后,这一世,朱慈烺要想改变这一点,除了改革科举制度之外,引进先进科学更是必不可少的一步。

和清朝不同,明朝学风一直都很开放,只要有先进科学传播进来,不需要朱慈烺倡议,就会有很多士子去学习。

“上帝啊!你没有骗我吧?”

汤若望跳了起来,激动的脸色涨红,到大明传教三十年了,今天是他最兴奋最高兴的一天。

“当然!我可以发誓!”

朱慈烺离开教堂时,汤若望脸上的激动还没有退去,手指在额头和胸前不住乱点,一直在祈祷,等朱慈烺一离开,他就跌跌撞撞的往教堂里面跑:“快,我要给罗马写信……”

朱慈烺心中默念:上帝啊,请原谅我,我并不是故意想要欺骗你。

蓟州。

尖刀切下,高文采的半个耳朵已经脱离了耳根。

高文采惨叫不断,疼的都快要晕过去了。

“住手吧!”

冷冷喝茶的少东家终于是说话了。

刀疤脸意犹未尽的把尖刀收了回来。

四个按住高文采的护卫嘿嘿怪笑的松开了手。

高文采一下就跌倒在地上,捂着耳朵,疯狂的打滚:“疼死我了,疼死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