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98章 太子归来

周遇吉不善言语,对太子殿下只是感激。

永平府之战后,建虏主力已经退出了长城边关,大军留也无用,于是朱慈烺令顺巡抚潘永图暂时留守遵化,和蓟州总督赵光拚共同负责蓟州防线,以防建虏杀一个回马枪,然后他率领张国维、吴三桂、周遇吉、马科、虎大威、唐通、白广恩、姜镶等有功将帅返回京师。

而就在到达京师的前一,他收到了军情司萧汉俊送来的密报。

看完密报,朱慈烺脸色沉沉。

这已经是近期萧汉俊送来的第三封密报了。

三封密报都不关军务,不关朝政,只关两个字:流言。

都人怕出名猪怕壮,想不到堂堂大明太子,居然也会有这样的烦恼。

他和建虏达成了朝廷不愿意和建虏达成的秘密协议,所以建虏才退兵,这实在是一种侮辱,朱慈烺觉得,建虏派人传播这种流言,不但侮辱他的人格,也是在侮辱了崇祯帝和大明百官的智商---如此拙劣的谎言,我那父皇岂会相信?

但是当看到京师最近三忽然流传开的那四句童谣,他额头立刻就冒出了细汗。

……东边来,帽下口,一年两年殿上走;一个。两个,扫掉嵩藁换新颜。

杀人诛心啊这是。

和建虏签订秘密协议之事,可以派洒查,轻易的就能查出真相,但这四句童谣,下地下,却没有人可以为他澄清,连他自己都无法清楚---未来的事情,谁能知道?他一年两年就要取代崇祯帝,这岂非是将他置于了一个“篡位者”的角色?

萧汉俊在密报的最后道:“臣无能,京师为锦衣卫和东厂控制,臣无法揪住散播留言者。”

又道:“建虏退走,京师百姓奔走相告,都是太子殿下之功,殿下声望已达顶峰,再联系童谣,臣冒死直言,陛下怕是会有疑心啊,望殿下有所准备……”

看完萧汉俊的密报,朱慈烺脸色不但是凝重,而且有点发青,他意识到,自己穿越以来的最大风暴,正在酝酿中,随时都有可能扑面而来---流言童谣,必然都是建虏的诡计,想不到在仓皇撤退、急于回到沈阳抢夺权力之中,多尔衮也不忘记使出离间之策,看来,自己对多尔衮还是视了,多尔衮也许比想象中更难对付。

自古以来,人和事都好对付,战场上,面对敌饶真刀真枪,也可以闪躲,但这种空穴来风的谣言,却最是难以应付,尤其谣言和童谣结合,变成预言性质之后,就更是难以化解了,如果主事之人,轻信童谣,产生芥蒂,有再多的解释,也怕是难以消解。

即便是最亲密的父子。

朱慈烺默默想着,眼前闪现崇祯帝疲惫严肃的面容,一直以来,崇祯帝都是一个不苟言笑的严父,但朱慈烺内心却知道,父皇是一个外冷内热的人,对他这个太子,极尽关心和爱护,对大臣其实也一样,有君子之心,一直想要效仿古代的君明臣贤。

只是性子急躁,可以轻易被感动,也可以轻易被激怒,加上国事纷乱,内外灾祸不断,以至于乱了方寸,同时疑心也是很重,他和建虏签署秘密协议,或许不会给他造成什么伤害,但这四句童谣,还有京师百姓对他山呼海啸的拥戴,却有可能山父皇那脆弱的自尊心,到最后,有可能会生出一些不应有的怀疑……

如果是朱慈烺的本尊,一定不会、也不敢这么猜疑自己的皇帝父亲,朱慈烺是穿越者,前世身为残疾饶白眼和目睹的一些悲惨,令他心志比一般人坚定的多,熟读的历史,加上穿越以来的相处,更是令他对崇祯帝有了自己的一些独特看法。

崇祯帝不是昏君,但对于权力,却一直都有一种一定要抓在手中,谁也不能威胁的执念。

他不会用最坏,但却也绝不敢用最好去想象崇祯帝对此事的处置。

做最坏的打算,用最大的诚意,他相信,虽然他和崇祯帝不是真正的灵魂父子,但却是货真价实的血肉父子……

“父皇,你真的会怀疑我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