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第六章 两不相欠

枕边人 胡马川穹 1765 字 2022-10-26

夜深了,铜盆里的黄表纸已经化成了大片灰白,只有一些边边角角还闪烁着零星的红光。

有管事的来回禀,说灵幡、彩旗、锣鼓、八音、挽联、铭旗、魂轿都已经安排好了。

这是亡者“三七”时所用之物。

谭五月在江州亲自操办过周家老祖母的丧事,知道这里头的规程,就吩咐仆人们在院子里的两棵大樟树上点燃七七四十九盏灯笼。俗称照米斗,意味着给亡者在黄泉路上带上充裕的粮米。

等仆妇带着儿子下去用茶饭,谭五月重新查看了一下灵柩床头点的七星灯,然后独自一人隔着黑色的帐幔看着那具巨大的黑漆棺椁。

棺材一头大一头小,代表着一阴一阳。一头高一头低,是说亡者的阴宅要像屋子一样有房檐,下雨的时候雨水也能顺顺利利的流下来。

世人重视身后事,多半四五十岁过后就开始给自己寻觅墓室打造寿棺,怕万一有个三长两短措手不及。所以虽不至于像皇帝刚登基就打造陵寝那样繁琐,但也算

得上是人生一等一的大事。

而周秉今年满打满算才四十岁,正是前途一片大好的精壮之年。根本就没有准备这些东西,恐怕连他自己做梦都想不到会这么早就亡故。

这副四角楠木棺是用四根整木方料做寿器的难得之物,材头贴金立粉,绘了梅兰菊竹桃榴寿果并各式飞禽走兽,看起来庄重大方古朴典雅。

这是奉安夫人为自己百年后打造的,却没想到白发人送黑发人,自己的亲生儿子倒比她先用上了。

谭五月独自站了一会,抬手掀开帐幔,一把推开棺木上厚重无比的盖板,默了几息才抬眼看棺木里静躺着的人。

因为用了大量的冰砖和香料,周秉看起来和在生的时候有没什么不同。

穿着绯红色正三品绣孔雀补子盘领右衽袍的文官大礼服,浓眉入鬓仪态端然,看不出一丁点昔日的浪荡成性与桀骜不驯。

这人生的实在是好。

在这么暗沉的灯光下脸颊的轮廓依旧如珠玉般清晰。浓密得异于常人的睫毛在冰白的脸颊上留下一片暗青色的阴影,仿佛睡着了一般平静。即便已经逝去十数日,这份美好一望之下也能让人陡然生出无限痛悔惘然之意。

……还这么年轻这么俊美无俦,怎么冷不丁就去了呢?

谭五月梗着脖子忽然狠抽了一口凉气。

此时此刻,她才感受到一丝荒谬的让人难以置信的真实。

——因为接到京城的急信时太过突然,最开始谁都以为这是个恶劣至极的玩笑。

那人爱大笑爱热闹,爱醇酒爱歌舞,年轻时随时准备跳起来跟别人干仗,无时无刻不像沸腾的火焰,身上好像永远有用不完的精力和热情。

这种人的生命怎么会戛然而止呢?

她与周秉结缡二十载,说实话聚少离多。又因为这样那样的缘故,夫妻之间的情分算不上多么深重。但即便受到连外人都有些看不过眼种种不公,她也希望……这个人依旧在世上的某个角落里活得好好的。

谭五月望着棺木里沉默不语的人忽然无声哽咽了一下,不自觉的喃喃低语。

“周家于我有大恩,却也困了我整整二十年不能动弹。眼下周家有大难,可怜一干人竟不自知。总归有我在,你……且

放心去。你娘,庾氏,你府里的侍妾,还有你外头那些莺莺燕燕,只要愿意跟我回老家过日子的,我都会一一安置妥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