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六章 小目标

而且,他看的次数越多,能记住的内容也就越牢,再加上二世为人的缘故,他的理解能力也是极为不俗,思考的深度,见识的广度,每一项都是远远超过了常人。

也正是因为如此,他才敢树立这样的一个小目标。

不过,盛长权之所以选择文官,实则却是另有原因。

虽然本朝文武并立,但当今圣上却是倚文而有些轻武,当然,二者间相差的不多,但因为文官常常立于朝堂之上,而不需戍守边关,能离皇帝近一些,故而其对文官也就是微微青睐一些。

不过,除此之外,盛长权之所以选择走文官之路的原因却是有三。

一来,除了那些勋贵家族的后人以外,凡无后台,白身从军的人都得从兵卒起步,且不说战场上的寒枪冷箭,生死危机,就说你立下功劳后,能如实上报的可能性也是极小。

若是后面无人,那纵使是你立下了十成的功劳,到最后被上官报上去的,顶多也就是五分,而这却还是那些有良心的上官。

要知道,十分方为一成啊。

所以,从军之路却是千难万难的!

而第二,则是因为此时时机不对,虽说朝堂之上武事渐兴,但究其根本却还是因为本朝一直都没有忘记当年的密门关一战。

惠宗皇帝以多战少,以强打弱,可最后竟还是被人翻了盘,一棍子得打个底朝天!

不仅是他自己个儿嗝屁了,就连当时的国本亦是为其所动摇,若不是那时候的太子,当今的圣上仁宗在朝臣的拥护上紧急继位,怕是眼下的朝廷也未必是如而今这般安稳。

言归正传,武事虽然渐兴,但战事却还需酝酿,不说十年,但眼下这五年的光阴里,是决计不会有什么大的战争出现的。

因此,盛长权不欲从军。

当然,盛长权进入文官正营的最重要一点,则是因为他上面有人。

不说他的老子盛紘这么些年来经营下来的关系,就说他的祖父盛旭老爷子当年的同年故交也是不少,虽说他们之间的人脉已经是被盛紘用了不少,但终归还是有几分香火情的。

而且,不得不说的是,盛紘为人或许有些诟病,但他在人际关系上的业务能力,却还是极其厉害的!

盛紘为人圆滑,八面玲珑,三教九流均能坦然相处,上至豪门贵爵,下至寒门小吏,只要是和他有过接触的,无一不是对其称赞有加,夸他有古前君子之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