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章 腌笃鲜

只不过金嘉到现在都很喜欢吃山药,但依旧吃不惯竹笋。

像眼前洛樱这样简单的油炸和煮粥的吃法,就更是第一次吃到了。

那请炒枸杞头是大火旺炒,这笋子又经了油炸与煮粥。

另一道香椿芽拌豆腐,则是格外清淡的凉菜。

香椿芽沏过后腌制,放凉后切成碎末,混些香油直接和那大豆腐拌起来。

夹上一筷子头,香椿芽淋在豆腐上入口,香椿特有的清幽与豆香混合,沁人心脾,久久不忘。

两人连吃了这几道小菜,总算是把目光投到今天的主菜上。

腌笃鲜!

以菜系而论,腌笃鲜归属于江南,徽菜,本帮菜,杭帮菜,都有它的身影。

冬日严寒,春寒料峭,来上一锅热气腾腾的腌笃鲜是最好不过的了。

为何要春日与冬日?

自然是因为这腌笃鲜中的主材——笋子。

冬日有冬笋,春日有春笋,都是腌笃鲜必不可少的主食材。

腌笃鲜各地随着风俗习惯的不同,时人的做法也有着些许的不同。各家关于腌笃鲜的做法上也能吵出三天三夜来。

有的地方会以咸鸡或者风鹅加上猪肚来做,别有一番滋味。

有的用咸肉,有的用火腿,有的加排骨,还要人为了好看再加上几道的莴笋。

所谓“腌笃鲜”,这菜名乍一看容易让人摸不着头脑,难道是腌制了什么“笃鲜”的食材?

实则非也非也,“腌”指的是咸肉,“鲜”指的是新鲜的肉与竹笋,“笃”之一字,在江南话中是小火慢炖的含义。

小火慢炖,恰似锅中咕嘟咕嘟的声音。

古人李渔盛赞笋为“蔬食第一品”,笋最为雅,肉最为俗。

但他说“肉之肥者能甘,甘味入笋,则不见其甘而但觉其鲜之至也”,那俗气无比的猪肉,却与最为清雅的笋子乃是天生一对,完美搭配。

肥猪肉与笋,乃是天生的绝配。

就像是眼前的这一道腌笃鲜,五花肉与滚刀块的笋子交相辉映,汤色清透怡人,大俗大雅!

沈之宴把砂锅中的腌笃鲜盛出单独的一个小碗来。

一碗鲜汤入口,味蕾仿佛被瞬间唤醒。

金嘉用筷子尖轻挑笋尖,在汤色中沉浮的春笋瞬间露出了面孔来。

那春笋尖玉白一般,细细巧巧的,一口咬下去,又脆有嫩,带着咸肉与鲜肉析出来的汤汁,小笋尖沾染上了一丝的肉味,更带有一味鲜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