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三章 任作淋漓淡墨看

九州列国传 宋申申 2497 字 3个月前

少公子收拾行囊,准备前往陈国时,澹台成蹊带着许久不见的莘巫祝夜访了长公主府。

早前,少公子听长公主提过一次,莘巫祝因触怒了周王,被关在五祚山上的星宿宫内,非死不得出。

他愧疚地看了一眼澹台成蹊,见其神色疲惫,沮丧气馁,待留意少公子的愧疚时,却向他释怀一笑。

这般的笑容并未使少公子觉得好受,反而更加内疚。

他应该早些去齐国求借路文书,不应当将心思沉陷在儿女情长,若是他没去陈国,而是去齐国,澹台不言也不会因此尸骨无存。

澹台不言因少公子命丧尔雅,澹台成蹊不但没有怨恨少公子,反而还为他冒险,将莘巫祝带到他面前。

而莘巫祝也没有辜负澹台成蹊的这次冒险,她送给少公子一个平地惊雷的消息。

玉少染非周王亲子。

至于莘巫祝为何将此消息告知给少公子,还是要从莘思年被杀的事情说起。

莘巫祝告诉少公子,其实当年莘思年并非自愿入宫,而是周王亲自前往莘家求得而来。

莘氏女的传闻在九州一刻未衰,当年周王发觉青颜王后自产下玉少染之后,便再未能有孕。于是,他便亲自去了莘家,望得一莘氏女绵延子嗣。

莘家也是有苦难言,被逼迫着献女,还要背着四处而来的流言。

那时,如若不是她成为了星宿宫的巫祝,被迫入宫的应当是她。莘思年是代替她入宫承宠的,不管莘思年是否是出于自愿,莘巫祝的内心未曾好受过。

入宫承宠虽说是荣耀万千,可最终势必会被青颜王后暗中打杀。

莘巫祝不忍莘思年整日担惊受怕,便借着占星之由,程秉周王,说莘思年命格过轻,未到承宠之时,需要受紫微星照拂后,安能绵延子嗣,如若违抗,势必两败俱伤。

周王相信了,便让莘思年以司衣局掌事的身份留在宫中,掩人耳目。

所以,莘思年的天命胎象并不是莘巫祝卜卦所言,整个星宿宫都是忠于周王的,能制造这星命流言的,就只有周王的只手遮天。

莘巫祝万分清楚,天命胎象的占卜一出,莘思年的命怕是保不住了。她随即建议莘思年,自请去星宿宫拜月瞻星,集天地之气来安胎,她也能亲自保护莘思年的安危。

也是此时,莘思年告诉莘巫祝,说她早前去柒园问安时,曾在景阳山见到青颜王后与一陌生男子交谈,这男子面生,且身形魁梧,根本不像是宫里的寺人监和宫奴。

玉少染非周王亲子的话,便是莘思年在此次听得而来的,她吓的逃掉了,可却惊动了交谈着的二人,这也成了莘思年的催命符。

在少公子来看,天命胎象不过是周王得知自己的身体恢复如初了,心急火燎地以正视听,为众人解释他,已经变回一个正常男人了。更继而借着宣告天下自己重振威武的同时,为新的继承人铺路。

殊不知操之过急,也将这新继承人的路断送了。

莘巫祝痛恨周王,就算是知晓莘思年的死,和青颜王后脱不了干系,也不惩治她,只能她禁足于柒园,不为莘思年报仇雪恨。

也就有了那晚,青颜王后出宫密会暗影阁的玄武护,莘巫祝的马车,尾随鸑鷟所架马车之后的事情。

她为了给莘思年报仇,豁出了命,擅自跟踪青颜王后,触怒了周王,这才被囚禁于星宿宫,永世不得出。

也亏得宋尔莞当夜及时出现救了莘巫祝,否则,她不会只是被玄武护戳瞎一只眼这般轻易。

“如今的莘家,待字闺中的便只有莘平乐和莘娇阳,若不是她们二人一个在宛城,一个游历四方,下一个便是她们入宫侍奉周王。”莘巫祝的左眼被玄武护戳瞎了,少公子瞧见敷在她眼上的布帛渐渐有血迹渗出。

少公子也在这时才明白,韩子的那一句,怕是莘家又要出一个莘折桂是什么意思了。

想来那时,韩子便看透了周王同莘家微妙的关系,只是那时的少公子还不懂,却当做韩子是在说莘巫祝。

“你告诉我这些,可是求我什么?”少公子知道无功不受禄的道理,所以猜得到,莘巫祝冒死逃出星宿宫来告知他这个消息,一定是有所求。

莘巫祝笑了笑,道:“我求昭明君发誓,若是秉承天命,继了周王位,便不再纳莘氏女入后宫为妃嫔,甚至告知后世继位者,遵守此誓,如若违背,大周必亡。”

少公子应了莘巫祝的誓,莘巫祝便拜别少公子,再次同澹台成蹊回星宿宫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