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54页

看着朱由检脸色不予,李锦连忙给他这个乱讲话的叔叔圆场,“皇爷,额们叔侄就算当不上您的家丁,也当不了驿卒,也还是能活下去的……哪怕陕西连年旱灾,额们叔侄也能讲究着求活。而且皇爷是仁君,一定会免了额们陕人的皇粮和加派。”

李自成连连点头,“对对,只要皇爷三年免粮,额们就能得活了!”

三年免粮?听着怎么那么耳熟?是不是还要迎闯王?朱由检眉头大皱的时候,毕自严已经在摇头了,“不行不行……不能免粮啊!”

为什么?朱由检愣了愣,对毕自严道:“为何不能免?陕西一年才多少田税?不过一百多万石吧?朕从福王那里就得了280万两银子,有这些银子,就可以免陕西两年皇粮了!”

“万岁爷,”毕自严摇摇头,“陕西本就没有京边钱粮,只有加派的辽饷20多万两银子是解部的,崇祯三年开始就尽免了。而陕西一省百姓所纳的钱粮,都是输往榆林、甘肃、宁夏、临洮、固原五镇的民运粮。五镇的民运粮是万万不能免去的!陕西大旱可不仅旱在各府各州,榆林、宁夏、临洮、固原、甘肃五个军镇一样天旱少雨啊!五个军镇有数十万军户,额兵数目也不算少……而本地的军屯又不足数,且连年受旱,如果没有陕西的民运粮接济,五镇边军吃什么?”

第1804章 老天爷不赏饭啊,饿死谁好?

是啊?没有民运粮,陕西五镇的边军吃什么?

陕民苦,边军就不苦?

陕民要吃饭,边军就能修仙不吃饭了?

明朝的民田一亩也就交个三五升皇粮,军户的军屯却是一亩交一斗二升的籽粒粮!交了那么多年,还要在鸟不拉屎的边地屯田,保卫大明江山,他们亏不亏啊!

现在陕西五镇受旱,军屯歉收,如果陕西的民运粮再断了,那么五镇边军不得造反?

“能不能从东南运粮去五镇?”朱由检提出这个问题的时候,其实已经知道答案了。

“不行啊,”毕自严摇摇头,“当年北宋因为党项造反,不得已在西北用大兵,为供应大军,而往西北运粮都耗尽了财力……北宋时期,运河可是通到洛阳白波镇的!如今运河是走山东北上,根本不去河南了。如果要运粮入陕,就得从徐州开始走陆路,那2500到3000里啊!9成以上的粮食要耗在途中。输往五镇百万石,从徐州就得运出一千万石粮食!大明全国一年才多少石皇粮?拿出一千万石往陕西运,太仓库还不得给搬空了?大明朝花钱的地方还多呢!”

呵呵,陕西的旱灾还真是大明朝的死穴啊!

走2500-3000里陆路运粮入陕根本就是开玩笑!当年行开中法的时候,山山商人也不会千里运粮,而是在边疆附近开商屯(就是开办农场)。

而不大量运粮入陕,陕西粮食供应总量就必然存在缺口!有缺口,就得饿死人,问题就是饿死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