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09页

如果从永乐爷爷那个时代就往奴儿干都司发送辅国将军、奉国将军,到万历年的时候,奴尔干都司的地盘还有什么鞑子?都是老朱家的子孙了……主子都姓朱了,下面的人还能姓佟佳、瓜尔佳、马佳、索绰罗、赫舍里吗?

另外,一旦朱家的辅国将军、奉国将军大量派遣到奴尔干都司的地盘上开枝散叶,最多几十年,就能形成一张庞大的网络,将奴尔干都司地盘上大部分比较有力的部落都纳入其中。

而这些部落中的勇士,也就可以顺着这张网往上爬,成为大明军队的战士,为大明朝冲锋陷阵了。

如果奴儿干都司的勇士成了老朱家的爪牙,隔壁的蒙古还能嚣张吗?

所以崇祯也知道朱慈烺的治辽之策,是可以真正长治久安的。但问题是,现在要去奴尔干都司开枝散叶的都是崇祯的儿子!而且还要两手空空的去……想到这里,崇祯上皇忍不住就要流眼泪了。

看到父亲流泪,下面的上皇子们也都不忍了,你一言我一语的,就开始劝说了。

“父皇,儿臣不怕奴儿干都司遥远艰苦,只要能为大明,为父皇,为皇兄办事尽力,再远再累,儿臣也不辞劳苦。只是儿臣不过是郡王的爵位,只有3000亩薄田收租,应付在京城的花销都不大够啊……”

“父皇,儿臣也不怕奴儿干都司苦寒遥远的,只要父皇发话,儿臣再远也去……但是穷家富路啊!儿臣在京城的家中可以粗茶淡饭,实在没钱吃饭饿一顿也没什么,可是行万里路可不能没有川资啊……”

“父皇,儿臣也愿意替父皇走一遭奴儿干都司的!只是两手空空过去又能有什么用?真要做成一点事情,少不了招募家臣家丁啊!”

“父皇,儿臣也和哥哥们一样,不怕苦不怕远,就怕没有本钱……”

都是孝子啊!

崇祯上皇听了他们的肺腑之言,真心是感动不已。不过感动之余,他也发现了那么一点不对的地方……这些个孝子怎么说到最后,总能把话题往银子上带呢?难道朕没有银子,你们就不当孝子了?

崇祯摇摇头,又些不快地道:“朕也想给你们筹集一点路费川资,可朕现在手头紧,没有钱啊!”

没有钱?

怎么可能?

这些孝子们虽然书都读的不怎么好,可是他们的脑子不笨,怎么可能会相信崇祯没有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