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13页

而四川因为会暂时以军府治理,所以基层自治的空间很小,镇、乡、坊的父母官全部由上级任命,也不会设置议政官。

“那四川各地的州县官呢?”朱和幸笑着问,“老爹想让谁去干这个苦差事?”

丁玉英轻轻一叹:“父皇没有说,但是奴却已经猜到一些了……”

“猜到什么了?”

丁玉道:“猜到了你这个太子千岁早晚也得下去当一任县官了……因为父皇今天和奴说了,等到了永安,你我二人就得去县衙听政一个月,以便熟悉地方政务。奴猜想,这一个月过后,你就得去当一阵子县官了!你可得好好当啊,当不好可就糟了!”

“什么?我一太子当县官?”朱和幸一愣,“这不是瞎胡闹吗?自古哪有太子当县官的?而且我也不会啊!要真当不好怎么办?他还能换太子?”

是啊!真当不好怎么办?丁玉英看了丈夫一眼,心说:当不好就裁汰啊!你是太子,当然不能裁汰,要不然父皇早就把你换了,也没我什么事儿了!现在有了我,当然就可以裁汰了……你当不好县官,就把我裁汰了,而且还是风光大葬一级的裁汰!

真是伴君如伴虎啊!

第1328章 太子妃当官

这一回丁玉英真是误会朱慈烺了,因为朱慈烺根本不指望两个十六七岁的少年能管好一个县!

一县父母,百里之侯,从来都不是好干的差事。搁在后世,干这份差的,基本都是为官从政多年的叔叔阿姨……这都不一定能干好,何况俩小孩子?

丁玉英再能聪明,也不可能把一个县管得井井有条,所以干不好是肯定的,干好了一准是作弊!所以无论丁玉英干得有多糟,朱慈烺都不会把她给风光大葬了。相反,她要是真的把一个县管得很好,朱皇帝倒是要派人好好调查一番,看看有没有人在她背后操纵了?

朱慈烺让朱和幸、丁玉英两夫妻去治理一县,其实就是希望他们自己把事情搞砸。只有这样,他们俩知道地方治理的艰难,同时也了解大明朝的基层是如何运转的。

在他们搞砸了一个县后,朱慈烺还会在几年之后,让他们俩去祸害一个府……以后还会让他们去管理一个藩镇。

而在不断下去祸害地方的间隔,丁玉英还要完成学业,并且开始参与皇家商会的经营管理——这能让她了解大明的工商业是怎么运转的。而朱和幸则会在完成讲武堂的学业后从军,去熟悉大明军队的方方面面。

只有积累了足够多的地方、工商业和军队的经验,这两夫妇才有可能成长为一代明君……所以崇祯上皇当年的瞎指挥是非常自然的事情,他就是一个啥都不懂,只读了几本圣贤书的16岁的大男孩,怎么可能是个明君?大明被他治理得越来越差是非常正常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