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朱慈烺和十几个城门守将抵达的时候,吴襄正皱着眉头在和王德化说着什么。而邱致中、朱纯杰都不在,两人都带队去巡查内城六门的封堵工程了。

“坐,都坐下说话。”朱慈烺在上首的主位坐好后,就客气的吩咐跟着他进来的守门关和吴襄、王德化二人都坐下说话。

看到众人都依言落了坐,朱慈烺这才脸色凝重地说:“流贼今日已到昌平,明日京师当有首战,该如何布防,还请诸位献计献策。”

这事儿想想都难啊!别说朱慈烺了,就是吴襄现在也是愁眉苦脸的。

“殿下,臣倒有些战守之法。”说话的还是李若琏,他虽然是锦衣卫的头头,但却是崇祯元年的武进士出身,而且世代都是京营的军官,军事知识还是非常丰富的,同时对北京城的情况非常熟悉。崇祯二年的己巳之变(皇太极入关围北京城)时他也在北京为官,还参与了一些军务。

“说吧。”朱慈烺赞许地点点头。

李若琏道:“臣方才说若无太子抚军,京师两日都不守,是因为京师人心浮动,且战守布置全无。若贼兵大致,恐怕会生内变。现在太子抚军,发下赏银,还让人封堵城门,内变就不容易发生了。因此臣才以为可守五日。之所以是五日,是因为第一日应是流贼试探之战,有太子的克难营在,有足够的赏银支撑,当可取胜。初战失利之后,闯逆就会命人打造攻城器具。如此就能从几面进行攻打,而官军人少,不足以布防城池四面。所以在闯逆备好器械之后,京师两日内必破无疑!再假定闯逆需两日打造器械,五日必然城破!”

第0029章 又发现忠臣了

只有五日……

朱慈烺扭头看了看吴襄,吴襄点了点头。他的估算也是五日!如果还要拖延一日,那就只能坚守皇城和紫禁城。

至于他的儿子吴三桂能不能在北京陷落前赶来,他自己也没把握。

所以上上之策还是马上跑路!

“李指挥,”朱慈烺问,“五日太少,你可有办法多守几日?”

“有。”李若琏点点头,“放弃外城!”

“放弃外城?”朱慈烺皱着眉头,“是为了集中兵力守内城?”

北京内外城一共十六个门,内九外七。如果放弃外城,那么有限的京师守军分在内九门上,每座城门和周边城墙上的守军就能稍微多一点。不过也多不到哪儿去,一门能摊上1000人就不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