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83页

之所以用十二匹马,纯粹是为了体现大唐圣天子的特殊性。

以前的时候,都说什么天子驾六,但是大唐圣天子岂是古代那些帝皇能够相提并论的,如果也用六匹马的话,怎么体现圣天子超越三皇五帝的地位?

所以必须更多马,但是太多马也不好安排,最后选了个始终的十二马方案。

所以在大唐虽然依旧遵循周礼,搞天子驾六,诸王驾五,其余驾四,但是圣天子不在此列,圣天子驾十二。

所以这辆特殊,一般出席重大场合的时候才使用的马车,最开始设计的时候,是先确定了十二马的方案,然后再设计车身的。

因为车身庞大,而且有着大量的装饰,虽然很多结构都是黄金,木头,同时为了不显得那么的笨重,因此设计难度,尤其是承重设计是难度很大的。

为了解决核心结构的承重问题,核心承重结构都是江南钢铁公司最新的合金钢。

大唐的马车发展,一直都是与时俱进的,不会说故步自封,要不然的话根本不会发现出来如今遍及大唐社会每个角落的马车。

如今的马车产业已经是非常完善了,整个帝国有着无数的马车厂商,有些是中大型企业,而有些只是一些小作坊。

这些人面对汽车的出现,反应不一。

有些人看到了机会,一个马车升级转型的机会,而有些人看到了危机,觉得汽车会冲击马车产业,最后导致自己破产之类的。

不同的人看到的东西是不一样的。

所以有些人开始说阴阳怪气的话,就和当年有些人在蒸汽机出现的时候反对蒸汽机一样,不过这些人的反对基本没啥用处,因为官方肯定不会反对,顶多就是民间的相关利益产业反对一二。

至于官方,向来是支持科学技术发展的。

当你知道大唐的贵族体系里,有着科研贵族这么一个东西,很多顶级科学家都是贵族,其中不乏伯爵、侯爵甚至公爵的时候,你就会知道,大唐官方在支持科学这一道路上,已经是一去不回头,甚至都无法扭转了。

当一项事务和利益阶层结合起来的时候,除非彻底打破现有的利益阶层结构,不然是别指望能够打破该项事务的发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