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51页

而何锡华的态度他们也是很满意,每次来都会带一些小东西,之前有一次甚至还带了一匹印花布过来,说是作为报酬,让他们家姑娘帮忙缝制一套衣裳。

这些来往,其实已经是差不多坐实了两家的意思,缺的就是临门一脚了。

生怕被人截胡的吴老三也是顾不上丢不丢脸了,很快就是找了个媒婆上门说亲。

虽说婚姻大事得父母之言,只不过何锡华的父母都还在大几千公里之外呢,媒人自然是不可能跑到几千公里外去提亲的,所以是直接找到了何锡华。

何锡华其实对这门亲事也是早有心理准备,他虽然是个农家子,但也不是笨人,早就知道吴家对他有意,这多次上门就说明了一切。

当然了,他也没把话说死,只是说还要问过父母亲才能给予答复。

当天,他就是跑到了库里城的邮递司隔壁的电报局,咬着牙支付了昂贵的费用后向老家拍发了一封电报。

这封电报将会沿着电报线往老家一路传递,等老家的电报局收到电报后,将会译成电文并以急信的方式由邮递司的邮递员进行送到他们家。

第二天,他就是收到了回电,父亲已经答应了这门婚事,并决定乘坐火车来库里亲自主持婚事。

得到了父亲的首肯后,何锡华才是给媒人准信,说是他父亲将会在一个月后抵达库里,等父亲抵达之后,就会上门提亲。

虽然说这两家都是属于穷困潦倒,被迫移民到库里来的穷苦人家,平日里也不讲究什么礼仪,但是就算是再穷,这基本的传统还是要遵循的。

同时这远离家乡之后,人们反而会更加注重这些传统礼仪上的东西。

所以三书六礼这些是不可或缺的,一切程序都是按照传统来,而这些传统里有些步骤是需要长辈出面的,所以只能是等他父亲来到之后再进行了。

但是,不管怎么说,这门婚事算是定了下来,就等着进入后续的详细步骤成亲了。

第1692章 迎风臭十里的大唐外交官

这来库里半年,何锡华也是感叹变化的真快,来库里之前自己除了十来块的积蓄外,就什么都没有了。